融合部小学UOI评估和立陶宛国家剧院

SharethePlanet

超学科探究(UOI)是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课程的一大特色,超学科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学生通过探究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六大超学科主题,掌握了传统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概念和技能,但以超越学科之间界限的方式对它们加以利用,在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IB项目一直充满且强调探究精神,那么我们是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呢?就让我们走进二年级的一个超学科主题—“共享地球”,来揭秘我们是如何根据“IquiryCycle”来展开探究性学习的。

Tunningin

导入

在导入环节,老师们与同学们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对本单元的中心思想—在支持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人们可以做出各种选择,进行初步地解读。

单元探究的美术学科,把美术作品作为探究的一种媒介工具,创作出环保又充满艺术感的“马蒂斯剪纸”,打开了孩子对本单元探究内容的新视野。

Findingout

发现

“趣味性、相关性、挑战性、重要性"这四个方面一直是尚德融小老师在制定单元计划时坚持的标准。我们邀请立陶宛丹斯玛舞蹈剧院的艺术家们,带孩子们一起学习登上过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现代舞—《世界的诞生》。

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独具特色地理解表演信息,表达思想观点,并愉悦而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仅用三天时间就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舞台上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在发现部分,孩子们深刻理解到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所有生命与外部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

Sortingout

梳理

如果说《世界的诞生》演出让孩子们成为了“思考者”,那么“生态城市空间课程”则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让“思考者”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来自DETAO的“未来建筑+”团队的《未来生态城市》课程版块与国际通用的IB课程体系进行了适配,由孙老师带领团队,以PBL的模式,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不断激发孩子们去思考、探索、最终找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在课堂上,孩子们分组讨论了如何能够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建造“水敏性城市”,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孩子们参观了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城市公园—世纪公园,及拥有综合生态功能的公园—后滩湿地公园,它们都是研究城市与生态问题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地方。

将广泛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铺垫之后,孩子们独立梳理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小组合作挑选有效保护地球环境及最大利用地球资源的方案,尝试设计一座“正能量”且“有趣”的建筑。

Goingfurther

延伸

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本单元,同时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学习,老师又给孩子们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哪些选择会给地球带来正面的影响,哪些选择又给地球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且要求孩子用泥塑进行展示。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并采访身边的伙伴,询问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最后孩子们根据数学课上学习的饼图,将调查数据汇总绘制成饼图,直观地展示每一项所占的比例。

Takingaction

行动

在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学习之后,我们终于要行动啦,举行辩论赛从某地的自然资源现状、破坏程度出发,对保护该地区人们应该做的支持和改变(如讨论是否应该建动物园)等问题,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另一方面承接辩论赛做更进一步的总结,给市长写一封建议信。同时倡议孩子们在课外采取行动,如尽量避免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循环利用水资源等。旨在反思在支持地球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人们可以做出各种选择。

评估Assessment

评估是所有教学与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UOI中也贯穿始终。如为依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将资源分类、制作地球泥塑等都是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则是根据小学项目的目标,让孩子从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的超学科技能,对待他人环境和学习的个人态度,学习者培养目标中所具备的品质等展示学习成果。旨在评估孩子们单元的学习效果并促使学生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在整个探究循环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创造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锻炼孩子们探究式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的能力。培养出一名又一名自主探究的主动学习者。

何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皮肤
白颠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j/2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