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战马多为公马,为何其长途远征时,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南宋末期,经历过金兵侵略的南宋,再次被游牧民族的恐惧所支配,其费尽心机,与金国求和,以维持两国的稳定,以期望能够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草原之上,原本混战不断的各个部落,却被孛儿只斤氏统一,草原民族成为了强悍的一支力量。

于是,南宋与金国军队与蒙古骑兵作战时才发现,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要比金国骑兵高几个档次。很快,金国、南宋全都倒在了蒙古骑兵的刀下,蒙元成为了时代的王者。但这并没有结束,当他们将中原地区统一之后,并没有停下征服的脚步。

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蒙古铁骑曾横扫欧亚大陆。蒙古人的马粪被丢弃在莱茵河的河畔之上,蒙古骑兵对于当时的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一方面成吉思汗高超的指挥艺术有关系,另一方面便是蒙古人与胯下的蒙古马在长期的磨合中已经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

骑兵,在于冷兵器时代,就好比坦克部队一般,他们可以长距离突袭,短距离冲杀,步兵一旦被骑兵冲散阵型,那马背之下的士兵就好比靶子一般。因此,中原王朝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困于没有好的战马,没有强悍的骑士,备受西北游民民族的滋扰。

蒙古马并没有西方马匹的高大威猛,它们体型不大,没有极强的爆发力,但却拥有着极强的耐力。但恰恰蒙古骑兵就发挥了蒙古马的优势,才迸发出如此巨大的战斗力。蒙古马有着极强的耐力,而蒙古骑兵又能在马背上如履平地,那么,长距离奔袭便成为了蒙古骑兵的优势。

当年成吉思汗远征花剌子模国时,便充分利用了蒙古马长途奔袭的优势,白天退兵后,花剌子模军队放松警惕,然后蒙古骑兵一夜奔袭公里,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击败了花剌子模国。

速度中等不要紧,但不停歇就能弥补速度上的不足。因此,蒙古士兵一般在行军过程中,一个人要有3-5匹的马,供他们替换。因此,蒙古骑兵对于蒙古马的数量要求颇为庞大,他们得益于追逐水草而行的特点,因此后勤补给方面的压力基本为零。

公马对比母马来说,拥有更强的爆发力,但为何长途远征时,他们还要携带大量的母马随行?在下以为,之所以有如此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生马驹并不是第一要务,因为远征作战并不适合战马的休养生息,母马的存在,一方面是担任替补马匹的作用。优先使用公马,但在战斗中,公马损失供应不足之后,便由母马补上。毕竟,大军对于马匹的消耗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仅仅挑选公马远征,留在后方的马群便会出现比例失衡的情况,因此为了维护马群比例的均衡,远征的战马并不会全选公马,而是要一定比例母马随行。

其二:作为战备资源随行;蒙古军队是没有后期补给的,他们一般是打到哪抢到哪。但战争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每当战事吃紧,前方攻坚不顺利,便会让蒙古骑兵出现供给危机。这时候母马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他们产生的马奶便可以为士兵们提供口粮。马奶可以酿成马奶酒,做成奶酪,马肉还可以做成肉干。其富含丰富的脂肪,能够迅速为士兵补充能量。

其三:母马还是天然的运输部队,作战缴获的物资,总不能靠骑兵手提肩扛。在当时处于行军中,也没有运输卡车,这些多余的母马就要承担起运输的作用。这样公马优先作为战马,母马充当运输与粮食供应的作用。

其四:母马也会生出大量的小马驹,这些小马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快便可以成长为成年马匹,维持战马数量的平衡。多余的还可以作为粮食供给以及承担运输任务。在战事顺利时,小马驹的生长环境优越,大量的马驹被应用于战利品的运输,解决了财富难以携带的问题。如果战事不顺利,供给困难,小马驹还可以被用来当作食物,减轻队伍负担,充当消耗品。

其五:在当时,作战便伴随着伤病,医疗条件简陋,酸马奶不但可以饮用,当作食物,还可以治愈创伤,驱寒,活血,舒筋的功效,一旦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酸马奶的药用效果便得到了体现。成吉思汗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便是用酸马奶治疗伤病,最终挽回了性命。

其六:马除了提供食物,承担运输工具的作用之外,马的皮可以做成护甲、皮靴、帐篷,马的粪便还可以燃料,马尾与马的鬃毛还可以制成绳子。

存在即是合理的,除了以上六点原因之外,必然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但不管原因如何,蒙古骑兵就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横扫了欧亚大陆,迄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没能完成这一成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j/1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