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没有欧洲人那样人高马大,使用的又是短弓短刀,欧洲人则使用的是长弓长刀,无论近战远战,蒙古人方方面面都不占优势。蒙古马善于长跑,但不善于冲锋;欧洲马高大威猛,全身披挂善于冲锋。那么蒙古骑兵人和马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是如何打败欧洲骑士呢?全靠这四大法宝。蒙古骑兵能战胜欧洲骑士,依靠的是四大法宝,那就是床弩、火炮、大型抛石机、铁浮屠。小编带你看看这四大法宝的得意之处。
中国早在秦朝就装备了强悍的弩机,弩机是一种强大的弓弦类武器,便于携带便于发射,功效比弓箭强大,是一种中短距离进攻武器,大概射程在米左右,非常有效的射击武器,可以和弓箭一起使用,大量杀伤敌人。而床弩是在弩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的,至迟在北宋就已经装备军队。《宋史丶禁军》中就记载了这种武器,并且有专门的部队。床弩是一种复合弩机,体积和床一样大,有多种床弩。一种床弩一次可以发射十多支箭杆,另一种床弩可以连续发射。床弩的箭杆比弩机和弓箭的箭杆长大,有两米长。射程在米到米。这已经和现代化的步枪有一拼了啊,只不过是大了些,没有现代的步枪精巧。
用火药发射的铜炮铁炮,在宋代以前就发明了,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但是在元明以后,西方的红裔大炮远远超过了中国火炮,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了。宋元时期的铜铁火炮,用火药发射,可以发射铁弹丸,是远距离作战的利器。宋代的时候,把这种大炮改善了一下,发明了一种可以内置火药和碎金属的震天雷,从最初的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变成了火药给予的强大能量,这就是今天的“子母弹”的前身吧。
铁浮屠又叫拐子马,就是铁甲重装的骑兵。重装骑兵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列装了。唐代发展出一个新军种,明光铠的发明让唐朝骑兵成为铁骑,敌人的弓箭射不穿。而陌刀的出现,让大唐铁骑面对突厥骑兵时,犹如砍瓜切菜一样。而宋代的铁骑,不再是单兵作战,铁甲包裹了人和马,重装铁甲,然后组成30人一列铁骑,相互串在一起,冲锋时敌军无法阻挡。其实拐子马的应用,在《水浒传》就已经出现,当时呼延灼率领千铁甲,一万步兵,把梁山军打的溃不成军。宋金时期,金兀术也使用过拐子马。蒙古人,把铁骑拐子马发展升级成“铁浮屠”,铠甲比拐子马更厚重更适合蒙古人彪悍的体型。
抛石机应该是最迟的,在汉末三国,中国人发明了投石机用于攻打城墙上的士兵。公元年的恒罗斯战役,大唐将领高仙芝由于指挥不当,导致这场战役大失败,大量唐军被阿拉伯人俘虏,火药、造纸术、抛石机等也被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西传。十字军东征时期,萨拉丁改进了抛石机,制作了大型抛石机,用于攻打坚固的耶路撒冷。这种阿拉伯人改进的大型抛石机,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制作技术落入蒙古人手中,被称为“回回炮”。回回炮可以发射大石块等重物,攻打坚固的城池;又经过了蒙古士兵的改良,在两军对阵时,可以发射“震天雷”,在敌军的上空或人群中爆炸,炸出的碎金属,可以大量杀伤敌军。可见蒙古军团的改良技术着实厉害啊。
蒙哥在攻打罗斯公国时,列阵的斯拉夫铁骑,被弩机、床弩、火铳、火炮,打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退入城堡的斯拉夫人,又被“回回炮”和火炮打垮了城堡。旭烈兀西征欧洲时,欧洲组成了人的铁甲骑士团。旭烈兀带着郭侃等名工匠,专门制作震天雷。在波兰平原上,两军对阵时,蒙古骑兵也是因地制宜的故意拉开对阵的距离,欧洲长弓得射程几乎不能对蒙古骑兵造成威胁。而蒙古军队中的床弩、火炮,可以给予欧洲铁骑远距离大量杀伤,轰天雷在空中爆炸,更是大量杀伤欧洲骑士,还没冲锋交战,欧洲骑士团就已经死伤过半。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其内心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因为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
接下来,在蒙古“铁浮屠”发起冲锋时,弩机、火铳、弓箭等短距离投射武器,又给欧洲骑士团造成大量杀伤,等到近距离拼杀时,单个的欧洲骑士,更不是成排推进的“铁浮屠”的对手,一个冲锋下来,骑士团就基本垮败了,只剩逃命的份了。小编是真佩服蒙古骑兵的作战能力和将领的指挥能力,四大法宝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