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华高莱斯”即可订阅↑↑↑
作者:赵登科张芸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伴随着知识付费的迅速崛起,通过年和年两年的迅速发展,时至今日,知识付费已成为很多业内人士推崇的很有前景的行业和模式。相关数据显示,到年,仅知识付费的用户就已经接近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到知识付费的学习中。
这一切似乎都显示着知识付费时代已经来临。知识付费到底是什么?知识付费如何兴起?知识付费的未来又在何处?本期开始,华高说将和您一起,说说知识付费那些事——
知识付费时代1、知识付费——知识新经济时代下的新“风口”
2、知识付费——知识新经济时代下的新“矿藏”
3、内容or平台?如何打好一手“知识付费”的牌?
4、激速发展背后,“知识付费”还面临巨大挑战
5、展望:未来“知识付费”将驶向何方?
前文回顾:知识付费时代——重新定义“知识就是财富”(上篇)
内容or平台?
如何打好“知识付费”的牌?
互联网作为知识付费产业的主战场,目前有四大主流的知识付费模式:
?流量导入型——喜马拉雅FM
?内容生产型——得到APP
?社区互动型——知乎
?技术服务型——小鹅通
下面将结合典型案例,具体剖析这个四大知识付费模式的自身特点和商业逻辑:
1
喜马拉雅FM:
依托自身巨大流量
以大而全的内容实现知识付费转化
喜马拉雅FM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其盈利模式有:广告主收费、版权分销、订阅服务、粉丝经济和硬件增值等。作为中国最大的新品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年收入超2亿元,年收入超7亿元,年预计收入可达20亿,年至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目前已经拥有4.8亿用户,庞大的自身流量是喜马拉雅FM最大的优势。
《中国企业家》杂志今年6月首次推出“中国十大独角兽榜”,并将上榜企业称作“蓝血独角兽”。从2年8月成立以来,喜马拉雅FM仅用了五年时间便成为知识付费时代的蓝血独角兽,所谓蓝血独角兽,是指估值在10亿-亿美元的创业先驱。他们或是在商业丛林中探索出新的蓝海、成为新品类的开创者,或是以技术优势在时代下异军突起、成为新商业文明的代言者。
而作为一款知识付费应用,喜马拉雅FM为音频生产者提供内容生产渠道,通过各种展现形式把“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内容传递给用户。作为音频生态系统构建者、领导者,喜马拉雅FM目前市场份额超过70%,拥有丰富的内容生产源头,垄断音频市场网络文学90%、出版图书60%版权内容、UGC和PGC有声内容和主播数量位居行业头名。
先发性的流量优势及大而全的内容涵盖使喜马拉雅FM成为知识付费行业不可撼动的标杆:
1)先发优势与流量导入
喜马拉雅FM起步早,早期版本上线时,移动音频行业还是一片蓝海,由此获得了先发优势。在这个阶段,用户的获取成本较低、能选择的app少,用户间很容易形成口碑传播。喜马拉雅FM的这些先期优势为用户量的积累提供了基础。相较于其它知识付费app,喜马拉雅FM拥有的活跃用户数量及用户粘度都占据着绝对的行业龙头地位。即使是拥有深厚用户基础的老牌知识平台“知乎”也只能屈居其后。
喜马拉雅FM利用平台自有流量,不断开拓和签约作者,帮助内容创作者进行分发。其运营特点是平台中心化,流量集中在平台,主要侧重运营和推广,对具体内容的介入较少。内容创作者需要依赖平台的流量和资源,同时对于内容的生产必须有更强的把握能力。
2)PUGC模式与大而全的内容
喜马拉雅FM率先在行业内提出PUGC(ProfessionalUserGeneratedContent,即“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生态战略,指将PGC与U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PGC方面,喜马拉雅FM有一系列的合作版权,包括:《郭德纲经典相声集》、《蔡康永的堂情商课》、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高晓松的《晓说系列》等。UGC在喜马拉雅FM上同样占有较大比重,早在3年创立之初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独家签约,这也为其平台打造了一系列的特色节目,如《段子来了》、《糗事播报》等。此外,在主播的确立上,喜马拉雅FM建立了一套“加V”系统。当用户的节目达到一定的“质”和“量”之后,可申请加V。对于喜马拉雅FM平台本身的内容质量而言,这套加V系统起到了过滤和沉淀的作用。通过创新的PUGC生态模式,喜马拉雅FM帮助平台上的主播实现“微创业”。目前平台内已拥有万名主播,包括8万名认证主播,这其中既有罗振宇、郭德纲、王自健、韩寒等位自媒体大咖;也有采采、窦超等诸多草根主播,他们共同创造了平台内的万条有声内容。
内容上,喜马拉雅FM是最综合的一家平台,其定位初衷就是“大平台”方向,即涵盖各种风格与内容。他们把内容做到了尽可能的丰富齐全,长尾效应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故相较于其它平台而言,喜马拉雅FM的目标用户更为广泛。一个内容型产品,不能被动的让用户来挑选内容,要主动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会喜欢的东西。喜马拉雅FM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等数据信息,通过算法把其潜在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他们,以提高用户留存度与活跃度。“付费精品”从内容上分为:个人提升、人文历史、商业财经、亲子教育、外语尖货、上书房(精选书籍音频)、小课堂、情感心理、相声戏曲、有声读物(网络小说)十大模块。
对音频的未来,余建军寄予很高的希望:“喜马拉雅FM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音频APP,当我们做到足够牛的那一天就把FM给去掉,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音频生态圈。”
2
得到APP:
依托业内专家与头部大师资源
通过知识整合与生产实现知识付费
得到APP诞生于年,是一个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高效知识服务的APP,其创始人罗振宇(人称“罗胖”)被称为“知识服务”行业的开创者。得到的板块分为:《逻辑思维》第5季、大咖专栏、每天听本书、知识新闻随时听、有料干货。其入驻的高门槛减少了用户的筛选成本,保证了用户体验。
其中《李翔商业内参》是得到的一款代表性产品,每天10条左右的李翔个人解读与点评信息精选,创下了20天破千万营收的战绩。马云是它的第一号用户,并为这款产品准备了60秒的推荐语音。正如罗胖所说,这款产品卖的不是信息,而是李翔基于超过十年的商业报道经验而获得的认知能力。
据悉,截止到年5月24日,得到用户数已超过万,日活跃用户数超过65万,订阅专栏销售数量超过万份。
得到聚焦内容领域,业内专家与名校大师的超强IP构成其以精品内容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1)提供省时高效的知识服务
“有料干货”和“知识新闻随时听”将精品图书和每日新闻通过筛选、加工为浓缩的信息干货提供给用户。得到的知识内容属于综合性,生产者则是业内著名人士,知识生产范围围绕知识生产者的专长进行,并不苛求知识的全覆盖,更突出提供知识的权威性与个人独特性。在原创知识之外,还提供对知识内容的加工、浓缩和整合产品,提倡“小而精”。通过行业专家对本领域内容高屋建瓴的提炼整合,帮助大众高效获取信息,获得更多启发。
2)打破名校知识获取壁垒
“大咖专栏”包括罗振宇、李翔、李笑来等专业人士的语音、文字专栏。它的资源禀赋是拥有一批头部知识大师资源,如:经济学者薛兆丰、清华管理学教授宁向东、北大金融系博士生导师香帅等等,都是著名的“得到系”老师。得到让原先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遥不可及的顶尖名校的顶级知识,一下子变成了你手机里面随时可听的产品。可以说得到APP的出现,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教育对通识类知识的“垄断”,以前学知识是看书、去学校,现在是上得到。内容上比起授课,更类似于“专栏+笔记”的形式,用户能够通过留言的方式与大咖互动交流,提升了体验感。
3)打造理想中的通识教育
目前,得到课程已全面构建出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商学、能力、视野、听书、测评八大板块。致力于建设一所“终身大学”的得到还在持续打磨医学、法学、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学等领域课程,打造理想中的通识教育,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构建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此外得到还紧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脑机互联等一切新技术,技术基础设施的进步将改变信息载体,进而推动人们学习方式的变革、知识生产与分发方式的迭代。在可预见的远期,得到希望像传统名校一样,能为校友、老师提供高价值的社会信用背书。
3
知乎:
依托成熟网络社区平台
以知识互动问答为模式实现知识付费转化
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知乎Live是知乎的核心产品,是知乎出的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答主可以创建一个Live,它会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