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戏剧,向真实发问

世界戏剧的重要一支在俄罗斯和东欧,东欧戏剧的瑰宝在立陶宛。

立陶宛是一个位于波罗的海的小国家,它的人口只有上海的十分之一,可是随着立陶宛戏剧展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感染力,使世界对这个国家感到好奇。

从年在北京“戏剧奥林匹克”奥斯卡·科索诺瓦斯(OskarasKorunovas)导演的《哈姆雷特》,年乌镇戏剧节雅娜·罗丝(YannaRoss)导演的《迷乱》,去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演由陆帕与立陶宛国家剧院合作的《英雄广场》,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里玛斯·图米纳斯(RimasTuminas)的《假面舞会》,到第七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演出的里马斯·图米纳斯的《马达加斯加》、《三姐妹》等等。

有着俄罗斯印迹,却又独树一帜的立陶宛戏剧,他们的剧场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魅力呢?

如何通过虚构、或充满幻想、创意的剧场语汇,来对历史现实提问,便是立陶宛当下戏剧发展的主要特征。

立陶宛戏剧让世界重新体验到了剧场语汇应有的丰富性和创造性。立陶宛导演对演员姿势、行动、声音的探寻,对舞台元素的调用,展示了戏剧的多样魅力,体味更多表现真实、向现实发问的剧场语汇。

立陶宛优秀剧目剧照

本次首届(中国)科技城国际儿童戏剧展暨童博会,来自立陶宛的亲子舞剧《白色摇篮曲》和《我想拥抱你》软萌上演。

《白色摇篮曲》

立陶宛

曾获立陶宛戏剧儿童戏剧最高奖项“舞台金十字”奖提名;

受邀德国柏林、立陶宛维尔纽斯、美国华盛顿等多个儿童戏剧节;

《白色摇篮曲》极少有台词,而是用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绪,让观众感受喜怒哀乐,在小兔子的梦境中寻找到曾经的温暖。

温馨的童话揭示出冷峻的现实。献给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陪伴自己的小朋友们的贴心礼物,温馨的异国童话,揭示当代亲子关系中最普遍的问题,用最易接受的方式,教会孩子们“体谅”与“珍惜”。

《我想拥抱你》

立陶宛

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拥抱一般被理解为坦率和真诚接受的象征。《我想拥抱你》讲述一位哥哥试图教他的妹妹如何和自己的肢体一直玩耍,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去拥抱。在哥哥和父母的帮助下,妹妹的胳膊“成长”了起来,她逐渐学会了做很多事情,比如拍手、玩耍、画画和拥抱。

年9月30日-10月4日

中国(绵阳)科技城会议展览中心

-

赞赏

长按







































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s/1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