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乐谦学堂
培养充实、饱满、刚健、光辉的少年君子
马凯瑞老师来自于立陶宛,一个大概有万的人口的国家,这个国家位于欧洲中东部,一个小小的国家浓缩了东欧北欧的前苏联风情,在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因为对东方文化很有兴趣又很好奇,虽然他知道学习中文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还是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中华文化”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还分为中华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他把中华文化作为他的主修,到后来他也知道了,其实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也都是受中国的文化,他说:“我学的是根本,”(PS我说:物有本末,你学到了本,他点头笑了笑)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学习中文,年的春天,他作为一名交流生来到了台湾,在台湾政治大学就读,刚来时中文基本也不会说,学校提供给交流生的课程也相对简单,有政治、文化、历史、当然还有中文的语言课程。年的春天,他来到苏州大学学习中文,之后认识东山书院的吴介缤老师,了解到了读经教育,他说:“我对这样的一种教育充满了好奇,我自己一直都想读中国的原文经典”在吴老师的引荐下,在今年的10月份他来到了东山书院乐谦学堂,希望更加深入的了解读经教育,诵读中国的经典,同时也给予学堂孩子学习英文的信心的提高,现在的他已经融入了我们乐谦这个大家庭。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会给学堂的孩子上英文课,《英文圣经选》的正音;会和学堂的孩子一起到地里农耕;会一个人安静的去写写书法;会和孩子老师一起玩耍;会主动的去拿本书去研究中国的功夫,如八段锦、易筋经等.......来之前他最想读的就是中国的经典,因此学堂的老师也会教他读《学庸论语》,现在《大学》已经非常熟练,基本可以会背了。
1马凯瑞老师和学堂的孩子们一起参与农耕活动,他觉得孩子参与农耕很有必要。
2马凯瑞老师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自己在看书研究八段锦。
3马凯瑞老师给学生上英文课,纠正学生的发音。
4马凯瑞老师课外活动和学生一起打篮球
5马凯瑞老师在书院认真聆听方哲萱院长讲座。
6马凯瑞老师和书院的师范班学员一起交流分享。
现在全球汉语热,来领略一下马凯瑞老师的中文水平,来到这边开始诵读经典,从没有读过《大学》,到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背诵。
马凯瑞老师担任英文老师,教学生读英文《圣经》
(图片来源于文礼书院)
12月15日-17日,文礼书院“儒家心学传统与王阳明致良知教”讲学在温州市滨海大酒店成功举办。在方哲萱老师的推荐下,马凯瑞老师作为此次讲学的嘉宾,在第一天晚上的主题分享环节,六位有着国际文化交流背景的嘉宾以更广阔的全球化视角,马凯瑞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分享了自己对读经的认识和看法。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我的中国文化的这条路是五年前开始的,应该说中国文化有很吸引我的地方,虽然似乎也很模糊。我一读到孔子,读到老子他们就深入我心。就像今天王教授说的,你虽然读了一句话完全不会懂,但是你又知道它包括很深奥的内涵——我就知道这些经典对我有永久影响。
一开始走这条路就感觉是有生命的,而我们西方的哲学有一点郁闷,所以一接触到东方的哲学,我的生活就亮了。(众笑)不仅是中国的哲学,我也研究过印度的梵文,还有第四个文化是希伯来文化。我有一个朋友在专门研究希伯来的《圣经》,而我从小长大都接触到《圣经》英文的翻译版。他开始说教我希伯来文。希伯来文就像中国的汉字,包括很多很深的意思,而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就缺少特别多的内涵。
所以走过这条路后,我发现这四种文化里面的最重要的书是经典。虽然我有所了解,即便还不可以说我懂它们,但是我会说我知道他们讲的智慧都是理性的,深刻的。
所以去年当我知道读经教育,也知道有这群人在读古典经典,我就相信他们早晚会掌握这个智慧,掌握了以后,中国肯定会有未来。
(分享内容来自文礼书院现场实录编辑)
马凯瑞老师在听完王教授讲座之后,去参访了文礼书院,此次文礼之行,解答了他很多的疑惑,也让他对读经教育以及文礼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马凯瑞老师在结束了温州文礼之行后,回到东山书院,为乐谦学堂全体师生分享了他此次出行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下面是马凯瑞老师给乐谦学堂全体师生们分享的内容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马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向同学们提了3个问题
谁是王财贵?文礼书院是什么?谁想上文礼书院?
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马老师的问题。
我在温州听教授讲学时,王教授说到王阳明快去世了,然后他就开始哭了。我们想一想这要什么样的关系,多深的感情才会这样?我们西方有的人会这样,例如看到耶稣,是需要特别尊重这个人,特别爱这个人,在提到他的时候就会哭。
在听教授讲学时,有些人感觉自己的文化非常好,就把其他文化压缩,看不起其他文化。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王教授,他讲的是不是要把自己的文化提高,不要看不起其他文化,也要学习明白西方,印度等文化,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这样很危险。
第二个问题,古代的时候,有学问的人特别少,是不是像只有贵族,有钱的人,搞学问的人才会接受读经教育?王教授回答,现在网络非常发达,不必特别有钱,也不必是贵族才可以接受读经教育。书籍不像以前那样珍贵,现在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一本书去读,但是不要因为这样有智慧的圣贤经典书籍容易得到,就不尊重这些书。
还有一件让我很满意的事情,王教授是住在文礼书院学校里面,不一个人是住在自己的屋子里,他和学生们一起在教室读书、一起吃饭、一起练功。王教授非常谦虚、平易近人。教授在现场的时候,多次提到教育本身是什么?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教育本身是什么?于是,鼓起勇气问了王教授,王教授问了我一个问题:人和动物区别在哪里?
如果动物受到教育,和人一样吗?如果人没有受到教育,和动物一样吗?人和动物哪里一样?都有吃饭,睡觉,都要有小孩子。人没有受过教育,也要吃饭,睡觉,生小孩子。这3个条件都满足了。还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动物想吃饭就去吃饭,人可以选择不吃饭,动物想恋爱,可以恋爱,人可以选择不恋爱。我们有选择的这个能力。
教育,是把这个人的心打开,选择走有智慧的路,不只是像动物一样的活着,选择做好人,好事。这个是重要的一点。教育是把人的能力开发,这么选择做好的事情,这么有智慧的生活。所以,我们选择读这些有智慧的人写的书,多元化的了解世界,可以知道怎么样的生活是最好的,对其他人是最好的帮助,减少自我的慨念,如果只有一碗饭,2个人都要吃,没有受到教育,就不想让别人吃,受到教育的人,知道分享自己可以少吃一点。所以,我希望过了好多年,能得到我想要的效果。
王教授说,读经教育,不仅是中国人的事情,也是全世界的事情。以前,古代都是这样一类教育,有智慧的教育,让自己做个好人。
参加讲座时,住一起的同屋,是一个新加坡人,他的父母是中国华人,所以他会说中文。在苏格兰留学2年,在意大利一个传统文化学堂读了2年,全部读古拉丁文写成的书,说话也用拉丁文。和我们的读经方法差不多,大声读。这样读了2年,拉丁文就进入他们的脑子里,2年后,就会说拉丁文。
我还有个收获,以前我认为读经的孩子只有去文礼书院,如果不去文礼书院,就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我看到一个读经的女孩没有上文礼书院,上了牛津大学。王教授说了,上大学,不一定通过高考,让大家放心,安心好了。你们不止这一条路可以走。王教授说的是,体制学校只有一条路,不断考试升学,读经的孩子有千条路,万条路可以选择。开始明白这些经典,变成聪明的有智慧的人。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不要听别人的自己可以选择决定。
(乐谦学堂现场实录转编)
结语
马凯瑞老师通过在东山书院的学习体验和此次外出的学习,对于读经教育也更加有信心,希望也可以把这样的种子播撒到他的祖国,就像马凯瑞老师说的:“有这群人在读古典经典,我就相信他们早晚会掌握这个智慧,掌握了以后,中国肯定会有未来。”樂謙學堂
咨詢電話:
苏州乐谦学堂是一所全日寄宿制的现代私塾。招收立志进入文礼书院的7-13岁儿童,旨在培养中西文化会通之国际型人才。请南昌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