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中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首席国际问题专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年中国宣布同中东欧16国开展多领域合作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的双边关系不断改善、巩固和提升,不同领域中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但随着16+1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深化,16+1合作日益引起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注目和关切。目前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利益相关大国主要美国、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作为先来者,美国、俄罗斯和德国不仅已经在中东欧地区立足,而且有着各自的利益所在。知晓这些国家与中东欧的关系深度,辨析其利益攸关及结构,认识其对其他后来者的利益拒阻性,对中国与中东欧地区国家进行多领域合作,以及正在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俄罗斯:通过能源渠道重新立足中东欧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曾一度因后者申请加入北约而十分紧张。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俄罗斯开始调整其对中东欧国家的政策。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总体上,俄罗斯不再视中东欧地区为铁板一块,针对中东欧国家已经出现的变化,对中东欧国家实行差异化政策;其二,在政治上,俄罗斯放弃或缓和了叶利钦时代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的强势行为,减少政治对抗,致力于恢复同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其三,在经济上,俄罗斯高举“能源外交”大旗,针对中东欧国家之间不同的地缘政治和能源需求,对中东欧不同国家进行了“市场细分”,致力于恢复和加强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试图通过经济关系的发展促进政治关系的改善和提升。在俄罗斯的外交策略中,中东欧16国大致被分为中欧、波罗的海三国和巴尔干三个地区,并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影响手段。
中欧地区(维谢格拉德集团和斯洛文尼亚)不仅是俄罗斯的“传统的利益国家”,也是特殊利益国家。但受俄罗斯与这些国家政治关系影响,其对中欧国家的政治手段十分有限。在中欧地区,俄罗斯主要发展同匈牙利的关系,利用该国对欧盟和北约进行分化。俄罗斯在这里的主要战术工具是通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捆绑这些国家,以期达到以经促政的目的,进而分化欧盟和北约。
在能源方面,俄罗斯致力于同中东欧国家进行能源合作,试图扩大对后者能源市场影响力(见表1)。俄罗斯同中东欧国家能源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投资中东欧国家的能源领域;(2)参加中东欧能源企业的私有化;(3)选择部分中东欧国家充当能源输送过境国。俄罗斯同中东欧国家的能源合作分为三种类型:管道合作(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过境合作(保加利亚、波兰和塞尔维亚)和加油站合作(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俄罗斯希望通过与中东欧国家能源领域中的合作保持其在能源出口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进而利用“管道经济”对中东欧国家施加政治影响。
年俄乌“闹气”之后,为保证能源安全和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分依赖,部分中东欧国家开始讨论加大核电在本国电力生产中比重的可能性,建设新的核电站或改造现有的使用苏联技术的核电站。虽然在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是否使用俄罗斯技术发展核电成为欧洲联盟内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①],但年匈牙利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同俄罗斯签署了核电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向匈牙利提供亿欧元贷款,在保克什核电厂新建两台机组[②]。此举是俄罗斯在中欧能源领域战略性投资的最新成果[③]。
资料来源:Table4:GasDemandProjectionsforCountriesHighlyDependentonRussianGas–,inRalfDickel,etc,ReducingEuropeanDependenceonRussianGas,OIESPaper,NG92,Oct.,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