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杂谈第四期大师远去已无大师也谈l

↑   

  当时对德云社人员的出走离队我很不解,因为德云社那时正是最火的时候,发展最好的时候,云字辈的相声我听的少,但是对于李菁、徐德亮的离开我觉得很遗憾,毕竟都是社团元老,徐德亮的离开还引得张文顺老爷子愤怒断绝师徒关系。李菁、徐德亮都是比较有才的人,李菁打得一副好快板,独特的音调和慢性子捧哏很得人心,徐德亮北大毕业才子,在相声领域虽是半路出家,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有一定功底的。他俩的离开对郭德纲打击应该很大,虽然那时郭德纲和于谦已经能完全扛起德云社了,但是云字辈的徒弟们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后来云字辈也开始离队、鹤字辈也开始离队。

郭德纲何云伟李菁同台演出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团队正处于发展期时大家都应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什么老的小的都开始逃离?当然人各有志,选择怎样发展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按照常理来讲,德云社越来越火,钱挣得越来越多,我要是里面的员工,肯定会和老板一起努力,尤其是创业元老级别的人。就好似你和马云一起打拼创立了阿里巴巴,当阿里巴巴就要上市的时候,你突然宣布退出离开另立山头创立阿里九九和阿里巴巴抗衡。我觉得只要正常的人都会觉得你疯了。所以德云社人员的离开绝非那么简单,有说为了钱的,有说经济纠纷的,总之具体什么原因,13阿哥还是那句话,不是当局人不明白,也就不瞎说谁对谁错了。

  但是,曹云金前几天突然发表的一篇帖子引起了轩然大波。13阿哥个人认为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信度还是很高,曹云金把一些数字包括年份日期都能具体出来,应该不是瞎编乱造,他的帖子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支持,并且以老郭这几年撕x的套路与战斗力居然没有进行回击,说明里面的内容还是触及了一些东西。

  那么,如果曹云金所说的有一半是真的,我都觉得老郭有点不厚道了,当然,这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曹云金肯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单说说老郭和德云社吧。

  德云社创立者里资历最老的应该是文字辈张文顺老先生,但是不得不承认,把德云社发扬壮大,让传统相声复兴的人是郭德纲。郭德纲的确是一个有才的人,努力的人,吃过苦的人,当然,他也是一个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许多创业成功者一样、很励志。但是,他也只能算是一个相声名家,不能算相声大师。

我们先来看看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功:

第一,把相声带回剧场、带回茶楼。

我们小时候看到最多的相声都是电视相声,晚会相声。所以对于相声这门中国传统艺术,我们的印象就是俩穿西装的站在话筒前讲笑话。德云社把中国传统相声给拉回了正轨这倒是真的,相声就是要穿着大褂说,捧哏的要站在桌子里面。虽然这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坏了祖宗留下的规矩可不行,相声回归剧场,回归茶楼才显得接地气,才能让老百姓觉得这是自己身边的艺术,是自己的文化传统。

第二,刺激低谷中的相声业。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侯宝林、马三立等传统相声大师的相继离世,中国传统相声文化走入了低谷,电视相声开始崛起,这里不是说电视相声不好,只是电视相声并不正宗,如果没有人继承传统相声的衣钵,这个文化很可能就绝迹了。再加上当时黄宏、宋丹丹、赵本山等小品明星的走红,使得国人对小品的热爱程度远大于相声。在韩国恨不得把茅厕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咱们要是丢了传统相声,那岂不是很可惜。郭德纲和德云社把传统化的相声渐渐地通过网络音频与视频输送到全国,并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传统相声的复兴。

第三,对传统相声作品的收集整理。

郭德纲和德云社收集整理了很多中国传统相声集,比如传统的长篇单口相声“八大棍儿”,民国奇案系列,古今奇谈系列等等,包括对太平歌词的整理。虽然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对一些作品的演绎要更胜一筹,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很多都没有视频音频纪录。德云社留下的这些东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大作用。

第四,对传统相声知识的普及推广。

郭德纲在表演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普及着中国传统相声的知识,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说是咋说,学是学什么,逗是怎么个逗法,唱又是唱的哪段。13阿哥在接触德云社的作品之前,真的都不知道有太平歌词这个东西。老郭对中国传统相声文化的造诣很深,说的头头是道,他的相声里有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老郭的功底也很厚,从唱太平歌词就能看出来。的确,听老郭的相声比听一些电视相声有营养多了。前几年德云社把传统相声推广到海外,去美国巡演,这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也有一定作用。

单从个人技能来说,郭德纲为当今相声界一哥都不为过,他的贡献也很大,那么他究竟能不能算作一个大师呢?不能,真正的大师,不但要把自己研究的东西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更要给这个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前者老郭做到了,后者老郭呵呵了。

随着德云社的走红,郭德纲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先是代言藏秘排油,这个问题在当时看来很多人都还勉强能理解。对于一个吃尽苦头穷怕了的团体,突然有人要找你合作并且给你一笔不菲的广告费,你说你能不心动吗?明星代言产品时,有几个是真正使用过,真正认可这个产品才去代言的,多少明星代言了三鹿奶粉,连成龙大哥也有代言风波。所以说,当年的藏秘事件只能说是娱乐圈代言广告的通病。这个事姑且放过老郭一次。

再后来,徒弟打人,你可以说是记者打扰了你的私生活,明星烦狗仔队,烦记者也情有可原。而且动手的是你徒弟不是你,姑且再放过你老郭一次。

那么到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去世后,老郭又是打油诗,又是发喜字的。这下,老郭真的不厚道了,不管之前和北京台有什么恩怨,但是死者为大,这件事更加体现了郭德纲不能成为大师,首先,他连大师的胸襟都没有。

当年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去世后郭德纲暗讽并配喜字

北京电视台抗议

  再加上侯耀文遗产案,乱占地事件等等,成名这几年,老郭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

现在,“德云撕”的主角曹云金抛出了这么一篇帖子,而且,善骂的老郭居然不骂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事儿呢?

当年德云社还草根还很江湖的时候,13阿哥来到了北京,来北京必然要给喜欢的德云社捧个场吧。再后来,德云社的门票越来越贵,当然,火了嘛,名气大了贵点也能理解,但是再到后来,买了高价门票连郭德纲都看不到,基本都是云字辈儿的,再到后来,老郭的段子越来越没新意,老段子一遍遍地讲,有些梗老郭还没开口,观众们就接上了,着实很尴尬。当一张德云社的门票比工体北京国安整个中超赛季主场的季票都贵了的时候,德云社其实已经不是之前的德云社了,花好几百块钱听老段子,这些钱在工体的看台上可以喊一个赛季(注意,这里用的喊而不是骂,13阿哥提倡文明观赛,希望傻X俩字远离工体和五棵松)。

徐德亮在北京交通广播推出的《徐徐道来话北京》节目很不错

  随着这几年德云社的商业化以及老郭进军娱乐圈,说实话,德云社的相声真的已经没有原来好听了。老郭的心思仿佛已经早已不在他无数次说过的热爱的相声事业上了。后来,13阿哥转粉第二班相声大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小团体相声依旧很不错,第二班就是代表。第二班很多朋友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班主你可能会知道,现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主持人王自健。王自健也是和老郭过过招的人,也是被老郭骂过的人,王自健说德云社抄袭第二班的段子,之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这里我再说说王自健和他的团队吧,第二班其实人很少,没几个人,好多都是兼职说相声的,都有本职工作,比如陈溯、徐强都是,论相声底蕴和功底,第二班远不及德云社,但是第二班的相声很接地气,段子很有新意。后来东方卫视看中了王自健,也是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王自健开始了主持人生涯,后来北京上海两地跑,王自健很少再去第二班说相声。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王自健是一个很认真的人,虽然现在他和他的节目都不温不火的,但是至少有一点他做的很地道,他的节目所采用的段子都会给作者付版权费用,这是一种进步,也可能当年王自健真的被抄怕了吧。

王自健和他的团队——第二班

  话说回来,老郭这几年在火了之后确实有点不着调,狂妄自大,当年说好的永远不上春晚,后来在年不照样上了吗?老郭骂这个骂那个,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大师呢?其实有时候挺为老郭惋惜的,本来可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一代大师,却没有把握好机会。如果单从钱来讲,郭德纲成功了,但是有些东西,真的比钱还值钱。老郭是个名家,却不是大师,大师远去已无大师。

这次“德云撕”不知道又会撕成怎样的,总之娱乐圈的事儿,娱乐娱乐就好。

我的电脑里,至今还保存着郭德纲李菁版本的《批三国》,郭德纲徐德亮的《我的大学生活》,这些东西可能会成为绝版,这些声音也是我认为德云社最经典的声音,这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合作,甚至说话。

创业容易,守业难,很多人,难道真的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吗?

最后,还是祝福德云社,希望有一天德云社又有魅力能把许多失去的观众重新拉回去,包括我……

(注:本文仅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需注明出处)

END

识别上方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j/4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