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戏剧与电影互借IP改编蔚然成风。戏剧改编成电影,这股风潮由来已久。在国外,远的有《欲望号街车》这样的影史经典,近年则有《杀戮》、《怀疑》、《兔子洞》等获奖佳作。
在国内,去年下半年,开心麻花的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两个月,最终以超14亿总票房收官,彻底引爆了近两年戏剧改编电影的热度。也许对电影界而言,麻花是一匹“黑马”,但在戏剧领域,这个迄今持续耕耘了13年的戏剧品牌,早已是国内商业戏剧的领头羊,比许多电影公司的年头都久。
另一边,国产戏剧匮乏的原创力、极其有限的市场,也让戏剧界急于向外去寻求优质内容,以期扩大观众群。随着IP说法的兴起,戏剧舞台上也集中出现了一批由小说、影视、音乐、游戏改编而来的作品,其中包括《左耳》、《小时代》、《栀子花开》、《仙剑奇侠传》等。
那么戏剧界如何看待目前持续的IP热潮,IP真是万灵药吗?新京报采访业界人士试图找到答案。
现象:戏剧翻拍成电影,热火朝天进行时除了去年年度现象级电影《夏洛特烦恼》,近年在国内,从话剧舞台搬上大银幕的作品屡见不鲜。在话剧改编成的电影中,近两年麻花的《夏洛特烦恼》,以及邓超、俞白眉合作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都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
其中,《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显然是有备而来,一方面电影大卖与自身内容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可视作开心麻花连登春晚多年,知名度提升后的一次集中变现。而《分手大师》与《恶棍天使》话剧和电影都是俞白眉、邓超团队打造,在话剧成功上演后,借助邓超的高人气,搬上大银幕,两部电影共计取得了超过13亿的票房佳绩。
在年,几位话剧界的优秀青年导演饶晓志、周申、刘露也将相继加入到改编电影的队伍里来。饶晓志编剧、执导的话剧版《你好,疯子!》是近年不可多得的原创佳作,改编的同名电影由万茜、王自健、金士杰等人主演,今年年底将由福建恒业发行上映。而周申、刘露搭档编导的话剧《驴得水》在年首演时就被冠以“小剧场神剧”之名,至今仍在全国巡演。两位编导自筹资金将话剧拍成了电影,电影版《驴得水》也预计于今年下半年上映。
而另一家颇具实力的商业戏剧品牌戏逍堂,掌门人关皓月手中包括女版老炮儿《李小红》在内的几部话剧的改编版权也已被一壹资本购入,未来戏逍堂将以“影戏联动”的模式,以全国巡演话剧的方式为电影造势。已知的项目还有何念导演、宁财神编剧的《21克拉》,多年前在上海很受欢迎的一部都市题材话剧,该剧改编的电影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观察:喜剧类话剧更适合改编成电影很早就涉足电视剧拍摄的戏剧导演饶晓志,在多年前还没有“IP热”时每次排新剧签合同,都会坚持在合同里加上一句“该剧的影视改编权归导演所有”。拍电影一直是饶晓志的一个心愿,之所以有先见之明地保留所有作品的影视改编权,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众多话剧作品本身也结合了电影化的叙事手段,经过改编可以成为电影。话剧版“疯子”原为黑色悬疑剧,而记者看到在恒业发布的全年计划里,电影版“疯子”的定位转为“幽默/喜剧”——这也与近年国内电影市场对喜剧电影接受度良好有关。
而《夏洛特烦恼》、《恶棍天使》除了是喜剧外,还多了幻想或穿越等更适于电影表现的风格元素。《恶棍天使》话剧、电影的编导俞白眉介绍,相比一般话剧更依赖于语言推进,他的作品更有着强烈的戏剧动作。“舞台剧更强调现场感,有更多互动,而电影的场景更丰富,可以去到很多舞台剧去不了的空间,我们在改编电影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电影化的处理”。
俞白眉与邓超合作的超剧场,下月即将在北京东单开业,“它也会天然地跟影视、网剧有联结”,俞白眉说。
错误观点:好的话剧改成电影,票房一定有保障
对于电影工业而言,一部电影的投拍需要耗费巨大资金,成功与否却由不同的因素决定。如已有话剧原版珠玉在前,再改编成电影,电影项目的风险也相应减低。但并非所有的话剧改编成电影都这么好命。
陈奕迅主演的两部电影《隐婚男女》和《华丽上班族》就是反面案例,前者作为小剧场话剧演出时,曾引发社会上对“隐婚一族”的热议,但电影无论是口碑还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