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叫子承父业。
这个词看不出褒贬,完全取决于老汉是谁。
如果父亲是王健林,毫无疑问,这是个褒义词。
如果他是王自健,当儿子的要小心了,
因为,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王小健(贱)。
(图片来自网络)
贱不贱的也容不了儿子们选。
老天爷给的,只能端着。
不管别人如何,
反正,陈宇森当儿子当得挺开心。
因为作为一名地道吃货,
自己的老汉开着一家火锅馆,
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吗?
陈宇森的老汉叫陈平,
双碑二钢厂最火的火锅店,“亚特火锅”
就是他们家的。
开了23年,至今没有辗地方,
没有变味道,
可以说成为了一代双碑人的味觉记忆。
亚特火锅生意一直很好,
算得上双碑地界的老字号。
86年的陈宇森,
本来可以躺在他爹的大树下乘凉。
可是,让他们一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有一天,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
居然成了他们家的“叛徒”。
原来,陈宇森的老婆特别喜欢吃重口味火锅,
而老汉开的那个火锅馆,味道比较柔和。
为了满足自己老婆的口味,
又不好意跟家里人说,
陈宇森这个火锅店二代,
居然悄悄咪咪带老婆到别的火锅店吃火锅。
结果吃了几回,
好死不死地撞见了自家的亲朋好友。
这些个亲戚看到他,
都说你自己家里开火锅,
你还跑到别人那儿去吃,
真是个叛徒。
每回,陈宇森都要为这事解释很多次,
后来,他寻思干脆自己开个重口味的火锅店,
不就行了?
行不行,还得问过父亲大人。
像这种行为要是搁在古代,
那就是胳膊肘往外拐要跪祠堂的大事。
还好,陈宇森碰到个开明的爹,
觉得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
是好事,要支持。
当爹的出技术出经验,
当儿子的改良革新。
“耙二哥腰片王火锅店”顺利开张,
在味道上,更加注重辣和麻。
味道更迎合年轻人的喜好,
但腰片,从父亲交到儿子手上,
仍然是当家的招牌菜。
第一,个头要大,大小要均匀,
第二,要新鲜,
第三,摸起要饱满。
按这个标准选,斤腰子顶多选10斤出来。
切要切得大小厚薄均匀,
又不能切断或者切破。
而最后一步浸泡,更是腰片王的秘密所在了。
加啤酒,去腥增嫩,
还有一些调料,泡上3个半小时,
中间换2-3次水,
要把腰片本身的水分置换出来
如此精心打磨,
才能卖了整整23年,还在卖。
父亲“味道好菜品更要好”的经营理念,
也被儿子陈宇森很好地继承下来。
有些东西光看着就能感觉到品质。
耙二哥腰片王火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