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22/5229353.html
烹小鲜,发现娱乐新鲜价值!
对于快节奏社会压力下的年轻受众而言,喜剧类节目的解压作用、脱口秀节目的强观点输出,都是受众希望看到的内容。
来源I北京娱乐信报
腾讯视频《吐槽大会》日前以高达13亿的总播放量收官,引发了业内对国内喜剧脱口秀市场的重视。
1
发展现状:国内脱口秀重升温
很多研究者认为NBC的《今夜秀》是最早的脱口秀节目,但实际上这只是指电视领域,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后来随着广播和电视的兴起而逐渐流行。
《吐槽大会》的原型是美国的《喜剧中心吐槽大会》,相比原版节目,中国版的吐槽看起来更“温柔”一些。据企鹅影视自制综艺业务部副总经理邱越介绍,他们起初在接触到这个节目时就已经制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造,在她看来,欧美那种直给的段子在中国并不适用,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尴尬,“我们不希望观众有代入感,因为一旦有代入感就会感觉是在骂喜欢的明星,让观众从看客的角度去看待,这样国内观众的接受度会更高。”
2
网络更适合脱口秀
另外,电视端脱口秀节目频频夭折,网综脱口秀渐渐回暖,这其中还有个关键问题在于“网感”。记者发现,脱口秀本身就是一个娱乐性极强的节目类型,这就需要从题材到话题,从嘉宾到内容都具备我们常常说到的“网感”,更符合年轻受众的胃口。从这一点来看,网络环境显然比电视端更适合脱口秀节目类型的生长。
3
现实问题:说和写人才断档
尽管《吐槽大会》等一系列节目打开了脱口秀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但人才断档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其中包括说和写两部分的人才。
先说“说”的人才,娱乐圈从来不缺能歌善舞会表演的明星,唯独提到“说”,能说又会说的艺人并不多,像大鹏、王自健这种独当一面撑起一档节目的人才更寥寥无几。在这一点上,《奇葩说》选择用衍生节目选拔人才,《吐槽大会》则打出了群星战术,每期邀请好几位明星嘉宾一同登台。
说到“写”的人才,邱越透露,对于脱口秀节目而言,更稀缺的人才在于写手、编剧团队,“现在可能更多的节目将成本放在艺人身上,这个倾向越来越重,但我们从最开始就将重心放在编剧团队,这是脱口秀节目的核心所在。”
邱越表示,针对写手编剧人才稀缺的市场现状,他们正在准备推出一档名为《吐槽大战》的衍生节目,通过校园选拔的方式选拔喜剧人才和编剧人才,让脱口秀成为完整的产业链。
与之类似的,还有为《奇葩说》输送人才的《奇葩大会》。《奇葩说》制作公司米未联合创始人CCO牟頔接受采访时也坦言,他们已经把整个辩论圈都翻遍了,现在提到任何一个跟辩论相关的人,他们的选角导演都能一个电话打过去找到他。于是,《奇葩大会》便应运而生。
4
同质化现象严重
语言类节目“受宠”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尤其是刚刚兴起的脱口秀节目类型。比如《苗阜秀》和《金星秀》,从节目类型到环节设置,甚至连节目的ID台词和“助理”的人设都被网友指出极为相似。
实际上,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市场,已不能简单地用“语言类”来概括一个节目类型,受众正在被更加精细划分,因此节目也必须用更加个性、差异的特色来避免同质化。
在邱越看来,如今市场上品质较高的语言类节目都是有正确价值观的表达。而在受众层面,年轻人的想法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节目的制作上一定要根据节目的不同诉求,来制定不同的操作方式和呈现方式。纵观市场收视口碑齐飞的几档语言类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差异化标签,比如《朗读者》注重美学和情感的表达;《奇葩说》彰显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吐槽大会》则让明星卸下偶像包袱,用吐槽和自黑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5
尺度把控待研究
几乎所有的脱口秀节目都要面对尺度把控问题,去年《吐槽大会》第一期播出时就因为尺度太大被勒令下架;《奇葩说》第二季关于“好朋友该不该约”及“该不该和父母出柜”两期内容因触及尺度火线而禁播;高晓松的《晓松奇谈》曾因谈及历史敏感问题而被停播。有意思的是,三大视频网站的爆款节目无一幸免。
实际上,这也是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市场难出头的重要原因,毕竟英美脱口秀尺度要比国内大得多。对于观点表达输出最大的语言类节目而言,如何制作出既符合政策规定又能成功吸引受众的话题和内容相当重要,而尺度的把控也将是语言类节目,尤其是脱口秀节目未来很长时间还需研究的课题。
21个男团扎堆出道,谁会成为下一个TFBOYS?
消失十年的反腐剧复出《人民的名义》幕后大揭密
苏有朋:改编《嫌疑人X的献身》压力特别大最开始被书迷骂懵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