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年末还能等来一部硬核港片,而且年度TOP10,稳。
两天票房近2亿,豆瓣8.1,《拆弹专家2》▼▼▼
#今年上8分的电影很稀罕了#
开场5分钟,香港国际机场就被核弹炸了,像一股外化的超级怒火,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之后,《黑暗骑士》《谍影重重》《小丑》《记忆碎片》《盗梦空间》《无间道》不断从我脑中闪过,情绪被接二连三的反转和连绵不绝的爆炸场面压得喘不过气。
#一定要看粤语版啊##跪求杭州各大imax影院开个粤语场#
和《拆弹1》完全无关,《拆弹2》用了全新的故事线。
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潘乘风,业务能力过硬,为了救人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在一次任务中,因为爆炸他失去了一条腿,但依旧阳光乐观,装上义肢后拼命复建,恢复体能,还想继续坚持他热爱的职业▼▼▼
#梦回北京奥运会#
哪怕各项体测成绩都超过标准,警队却告诉他:
我们不再需要一个残障人士。
5年后,潘乘风在一起爆炸案现场昏迷,警方怀疑爆炸与他有关▼▼▼
而他苏醒后失去了一切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
好不容易逃出来查找真相,前女友庞玲(倪妮饰)说,其实你是我安排在犯罪团伙的卧底▼▼▼
已渐渐疏离的死党董卓文(刘青云饰)则说要亲手抓他回去▼▼▼
潘乘风不知道自己是好是坏,也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可以肯定的是,五年前,他因残疾被边缘化,精神就渐渐滑向了一个极端。
他愤怒于自己遭遇的不公▼▼▼
甚至在表彰大会上,公然扯出黑色横幅抗议:
警队忘恩负义,用完即弃
#梦幻联动巡回检察官的胡雪娥#
还有很多努力却得不到认同后的质疑和呐喊:
“我不是疯,而是痛。”
“不是我有病,是这个世界有病。”
“这是个用完即弃的社会。”
什么把潘乘风变成了这样,他的愤怒联结着他的过去和现在,又会怎么影响香港未来的命运。
印象中,一直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刘德华,很久没演过这么颠狂的“反派”了。
潘乘风从身体到心理,都经历了不同阶段,心态的反反反复复,刘德华要演出好几重层次。
从乐观敬业到愤怒敏感▼▼▼
无奈焦躁▼▼▼
到阴狠颠狂的疯子▼▼▼
再到失忆后的迷失挣扎▼▼▼
59岁的刘天王这次让人耳目一新,他是有演技的。
其实刘德华本人跟潘乘风挺像的,拼命,敬业。
年他意外坠马后,体能差了好多▼▼▼
但拍摄时,不仅依然完成了大量的激烈动作戏▼▼▼
#太有阿汤哥那味了#
还得通过不断练习,让自己的肢体动作像残障人士▼▼▼
很多时候在模仿走路不便的导演邱礼涛▼▼▼
潘乘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一代人的身份焦虑。
电影里埋了很多梗,机场动乱、黑口罩、水浒传里被招安的宋江、记忆的植入和抹除,历史的书写......都在隐喻着现状。
“你信我,你就是警察
你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
而电影中的终极武器,世界上最小的核弹之一,就算爆炸没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核爆的污染会一直存在。
当倪妮哭着说出“气象部准备,卫生部准备,预警应险部准备,所有香港市民准备”,就能想象到难以言说的创伤后遗症▼▼▼
在审查和资本的局限下,还能将现实表达、个人风格和商业性融合在一起,让不同趣味的人都找到各自的嗨点▼▼▼
导演邱礼涛做到了。
跟刘德华同年出生的邱礼涛,产量也高得惊人,33年里完成了80多部影片。
有合拍片,有港产片,有爆款大片,也有没过审的,有cult片,有纯爱片,还有烂到你记不住名字的......什么都有▼▼▼
他说自己不是很有耐心的人,总是希望事情做得快点,也不要求有多好的条件才能开机。“可以快的事,就不要拖啦。”
年采访中,前星皓制片人竹聿名说,邱礼涛是目前电影圈中小成本警匪片的优先考虑对象,他拍电影投资方不操心,因为他总能把万拍出万的效果。简称稳赚不赔。
但我们只看到他拍得多,不知道他推掉了多少戏,他还是有他的选择的。
做合拍片或国产片时,审查制度对他而言的确是最大的受限,但也没觉得有多大分别。
“不过是要聪明一点,有限制的就不碰这里的限制好了,但是怎样的人就拍怎样的电影,那还是可以的。不用讲得太明显,转弯抹角得好也是一种艺术手段。不用太刻意,影片自己会呈现出来,总有观众会看到的。”
有网友评价他为“懂规则的野兽派”。
陈木胜、林岭东都走了,隔壁林超贤忙着主旋律输出,杜琪峰的《黑社会3》遥遥无期,郑保瑞在拍西游贺岁……
虽然直到年,邱礼涛才第一次凭借《拆弹专家》提名金像奖,但他却可能是最后能继承“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香港导演了。
去年获得12亿票房的《扫毒2》,刷新了港片在内地票房的全新纪录,里面精准表达了时下焦虑、绝望的情绪▼▼▼
不管是讲述底层人群生活的低成本电影,还是商业片,可以看到,邱礼涛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