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家长买学区房,牛逼的娃把自家的房子考成学区房”。今天和姐妹们讲一件趣事。想必在座的各位父母,每当听到“学区房”这三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毕竟关系到孩子的教育,谁不想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但,好一点的学区房,真贵啊。尤其是北上广杭这样的一线城市,动不动就要上千万,头都秃了。不过,有脑子灵光的家长,开发了一条新思路:努力鸡娃,让娃把自家房子考成学区房。比如,杭州文鼎苑小区的家长,鸡娃成果那是相当耀眼。文鼎苑开盘时,房价1万一平,后来,因为小区孩子们频频考入重点初高中,房价翻了10倍,现在二手房价飙到了10万一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止孩子努力,家长更努力。实不相瞒,巴拉看完文鼎苑家长鸡娃故事,打工都更有动力了。文鼎苑的家长鸡娃,不是给孩子乱报一堆课外班,更不是吼两嗓子催娃学习,自己跑出玩手机了,而是“科学鸡娃"“抱团鸡娃”。小区家长建了一个群叫“文鼎孟母鸡血群”。在群里,一群学霸父母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专门创建了一个百度网盘,大家各自上传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资料包;调研小区方圆一公里之内的培训机构,亲身去体验各种差别,然后给出详细攻略,为孩子避坑排雷;组团邀请“名师”来小区上课,为孩子和家长节约时间;一旦发现谁的孩子成绩下滑,学霸家长会组建“紧急应对小组”,看看你家孩子差在哪里了,怎么能快速补上去(太牛了,单凭这一点,巴拉就想把孩子送去)。文鼎苑做为一个专业的鸡娃组织,线上培训是远远不够,线下教育必须抓起来。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有办奥数机构的家长,举办“文鼎苑首届思维挑战杯”,听起来很权威,办得有模有样;担任过G20杭州英文形象大使的家长来主办英语角,每天发一个打卡小程序到群里,孩子们打卡满21天,家长会众筹为孩子发奖品;有擅长体育的家长,举办夜跑。一个优秀的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白天学累了,晚上夜跑放松,完成任务的孩子,会得到一瓶水。有做设计或搞赞助的家长专门做定制水,瓶身上写着:“古有孟母三迁,今有为儿夜跑。”不管你家孩子多大,从幼儿园到大学,会遇到什么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解决。文鼎苑家长为了及时分享成果,互相鼓励,还成立了一个“孟母夸夸群”。小区有学子升到了名校,家长们就在群里夸一夸,拉一条巨长的大红色横幅,挂在小区外墙“恭喜XXX优秀学子考取杭外”,显示本小区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风水养人”。经过家长们的不懈努力,此小区房价扶摇直上。大家一看房价又涨了,就把文鼎苑的成交信息,转发到夸夸群,然后自豪地分享到朋友圈,写道:“宇宙中心、学区焦点。”只能让没在文鼎苑买房的人,感叹一声:“唉,后悔没早买。”房价、教育使得家长们有超强的凝聚力。大家一起培养状元,提升房价,放佛找了财富密码,从此在鸡娃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劲儿。不过,姐妹们,别以为只有鸡娃才能升级学区房。如果自家孩子基因好,不用鸡,也能自动升级学区房,北京码农二代就是最好的例子。北京有一所“野生”起来的学区房,回龙观,也就是昌平二中,回龙观分校。王自健曾讲段子,调侃自己混得惨,就提到过回龙观,“我是老北京,生在二环里,从小在胡同儿里玩儿大的,可是现在呢,我住回龙观。”听完,大家哈哈大笑。以前,老北京人看来,去回龙观像把自己发配边疆一样,那里的家长们都想把孩子送去海淀读书。直到西二旗码农的孩子出生,参加高考,改变了回龙观的命运。年北京高考,昌平区以上9人全部来自昌平二中,大部分来自回龙观校区,大多数是码农二代。从此,被众人嫌弃的中学成了“北京名校”,提高了周围学区房价。当时不少人说:身处昌平的回龙观人,再也不用搬到海淀的学区房了。回龙观被程序员二代,考成了学区房。不过,那时没有听说过码农如何鸡娃的消息,我们听到的都是码农创业。只能说码农二代的基因好。(来源:有料先生)学区房真的是包罗万象。有家长努力培养孩子,把家里房子考成学区房;也有家长累死累活赚钱,买学区房;还有家长买了学区房,怕孩子考得太差,房价下跌。像深圳福田区有个“房价不跌小分队”,大家分工明确,合作精细:学历高的业主轮流帮小区的孩子补习功课,保证小区学位价值;学历低的业主负责下楼巡逻,把遛下来玩的娃撵回去学习。有人吐槽刚买了学区房小区,邻居就让他注重孩子教育问题,他说自己还单身,立马冒出一堆人给我介绍相亲对象。这么想想,学区真值!有邻居帮你介绍对象,张罗婚事,生了娃,还有一群学霸邻居替你孩子中高考分忧。当然啦,鸡娃鸡娃,最主要是娃。我们看到了房价升值,看到了父母骄傲,但很少去听听孩子的声音。文章开头提到的文鼎苑对小升入初的孩子有场作文考试,题目叫“紧箍咒”(估计家长们也猜到孩子压力大,让其发泄)。有孩子这么说的:“如今不过初一,沉重的学业已压在我身上,我再抬不起头去仰望星空。”“孩子不是他们的附庸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因为紧箍咒,他们不得不压制自我,迷失了自我。”“大概,只有最后完成了父母的梦想,紧箍消失的那一刻才会释然,但此刻,他也已完全忘却了当初那个自己的梦想了,只会按父母的规划,完成自己的人生。”(不得不说,孩子们的写作水平确实不错哈哈哈。)鸡娃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沿着一条: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的光明大道迈进,人生顺顺利利,风风光光。就像文鼎苑小区家长,大多是70、80年代的高学历人群,有发表过20多篇SCI论文的物理学教授、浙大老师、世界强企业高层、计算机博士......他们普遍享受到了读书红利,跃升到中产。曾经,他们靠知识改变命运。现在,他们靠知识改变房价。所以,大家都坚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如何,投资教育准没错。据说,有不少外企强的员工/高层,专门辞职,回家鸡娃,抬高房价,让孩子复刻自己的“”人生。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再科学的鸡娃计划,也都会让孩子感到窒息,被束缚。巴拉觉得对待学区房,名校要放平心态,名校的核心在学习氛围,见识,思考方式,这些才是对孩子影响长远的事。如果抱太多的功利心,以为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成绩就会变好,事业一路高飞,自己高枕无忧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的家长,很可能会沦落到为捍卫房价不倒退,在小区巡逻,到处撵自己的娃回家学习的地步。而这样偏激的心态,最终可能会矫枉过正,把教育这件事本身搞得不伦不类。这个时代,有时候真的太拥挤了。农村的孩子都在拼命挤进城里念书,小城市的孩子拼命挤进大城市念书,大城市的孩子拼命挤进最核心的名校念书。从幼儿园挤到小学,再到中学,最后是大学、研究生、博士.......这还没结束,然后大家还要拼命挤进那些传说中的好企业、大厂,继续挤,继续竞争,一路抢夺资源,生怕被人落下。可悲剧在于,有的人挤着挤着,就永远留在了23岁新疆的雪夜里。我们到底是该怪资本的无情,还是怪我们从一开始的教育就那么急功近利?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在想,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们的教育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按照我佛系的心态,等到小可乐上学的那一天,他会不会没学上了?以后的小孩子上学,还会觉得自己是去学习知识和交朋友的吗?或是一开始就把这当作kpi,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人生指标的一部分?我也不知道。为了缓解我这份初为人母的焦虑,我只能时刻提醒自己一句话。今天也分享给各位妈妈,共勉:教育的本质很简单,解惑、树德、快乐、成长——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