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之旅八立陶宛首都维

今天9月0日,出游的第六天,当地天气:晴天,气温6-23度。今天我们主要游览了立陶宛的特拉凯城堡,下午游览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先看一张驴友朱钢今天早上在酒店拍摄的日出霞光照片。

自从出游以来,我们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集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把和谐进行到底。

早上我们终于走进了在湖对面酒店看见的特拉凯城堡。

城堡入口处立着一座雕像,应该是一位重要人物。

城堡由粉红色的砖石砌成,城堡面积不大,但城墙十分坚厚,城堡四周有瞭望台,墙内有护城河,由小桥通往内城。

4-6世纪,立陶宛大公国大公曾在此居住。

这城堡原建于十四世纪末。

在长年战争影响下,剩下一片颓垣败瓦,70年代政府决心重建,至今城堡已大致回复原样。

广场上有一些当年的囚车。

屋内展示。

层层叠叠的弧线特别漂亮。

目前游客可以登上2楼。

城堡目前为历史博物馆,展出工艺美术作品。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先后遭到俄罗斯帝国与苏联的吞并,年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99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照片中浅色的是原来的立陶宛地图,如今已经缩小为左上角的黑色区域了。

展示的珍稀动物标本。

这里展示的烟斗眼花缭乱,将在回国后,专题写一篇博客。

印章杆也别有情趣。

下午我们来到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也是立陶宛最大的城市。

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的主教座堂,维尔纽斯市以大教堂广场为中心。

这是维尔纽斯最重要的罗马天主教堂,立陶宛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之相关。

年竣工的维尔纽斯大教堂。

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国家的象征,4世纪就建有木质结构的教堂。

目前的教堂是90年代独立后重新翻修的,因为在前苏联时期教堂被改用做艺术画廊。

广场上海之路参与者的脚印拓模。

百度:

“波罗的海之路”是发生于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约有万人加入这场活动,他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一示威是为了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该三国被苏联占领。该示威也是波罗的海三国追求脱离苏联、各自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此事件场景震撼、牵动情绪,在国内外均大收宣传之效。社会运动家借此宣扬对独立的看法;他们认为,苏联占领三国是不合法的,三国独立并非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莫斯科的苏联政府以激烈的言辞回应,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修补三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示威后6个月,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共产政权倒台之后,8月23日成为波罗的海三国、欧洲联盟和其他国家的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

(照片来自网络)

圣安娜教堂是维尔纽斯老城唯一一个哥特式教堂(老城有将近60座教堂,包括天主教,清真寺,佛堂等)。

话说当年拿破仑东征,路过立陶宛看到这座教堂非常喜欢,于是在行军日记中写下,希望将它带回巴黎,现在法国博物馆里拿破仑的文献中还能找到。

教堂旁这座雕像是一位波兰著名诗人。

我们团队的诗人王博士一定得留影。

接着来到琥珀博物馆。

看见了很多平时难以看见的琥珀。

维尔纽斯街头。

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University。据说整个大学有4个系,学生大概00人,属于立陶宛最高学府。但是目前在主建筑附近的只有三个系,分别是语言系,哲学系,历史系,其他系则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其中立陶宛物理激光系也别出名,立陶宛的激光技术在世界名列前茅。

大学正门也太低调了。

走进校园看看。

这里是一片教室区域,苏勤推开一扇门时,突然闯入了教室办公室,所有人抬头看她。哈哈!我告诉她,你应该说我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在校园内沾点书香。

立陶宛总统府。

这家酒店门口占满了学生,原来他们都是葡萄牙球星C罗的粉丝。今天晚上这里将上演有葡萄牙对立陶宛的欧洲杯预选赛。

由于改行程了,我们下午3点就入住酒店没事了。我不甘心这么早收工,查看马蜂窝APP上景点介绍,维尔纽斯有一个国中国——对岸共和国。赶紧请张导带我们去了。

从酒店走去大约米就来到了对岸共和国UZUPIORESPUBLIKA。照片中告诉前往的人们,这个小国的人民都是微笑着的,也是很多画家聚集的地方。

乌兹别斯Uzupis:立陶宛语“河的对岸”,因为它与维尔纽斯老城区正好被维尔尼亚河隔开,因此又被译为“对岸共和国”。

这绝对算得上是维尔纽斯,乃至立陶宛的亮点之一了。

对岸共和国共0.6平方公里,5条街道,常驻人口人。

桥底下全是画。

还有美人鱼。

这里与其说是共和国,不如说是一群艺术家的乌托邦,这里林立着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各种各样的咖啡馆。

这个由流浪汉、酒鬼、艺术家组成的共和国总有很多“出位”的行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此“国”宪法:

、人人都有权居住在维尼亚河边,而维尼亚河也有权流淌;

2、人人有权在冬天和房顶上烧开水;

3、人人有权去死,但不是义务;

4、人人有权犯错;

5、人人有权让自己独一无二;

6、人人有爱的权利;

7、人人有权不被爱,但不是必须的;

8、人人有权默默无闻;

9、人人有权赋闲;

0、人人有权爱护猫;

、人人有权照顾狗,直至其中一方死去;

2、狗有权当狗;

3、猫不被强制规定爱它的主人,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4、人人有权不知道他们的义务;

5、人人有权怀疑,但不是义务;

6、人人有权开心;

7、人人有权不开心;

8、人人有权安静;

9、人人有权信仰;

20、无人有权使用暴力;

2、人人有权对他们的不重要性表示感谢;

22、无人有权设计永恒;

23、人人有权理解;

24、人人有权不理解;

25、人人有权选择国籍;

26、人人有权选择庆祝或不庆祝自己的生日;

27、人人应该记住自己的名字;

28、人人可以与人分享自己拥有的;

29、无人可与人分享不是自己拥有的;

30、人人有权拥有兄弟姐妹和父母;

3、人人可独立;

32、人人对自己自由负责;

33、人人有权哭;

34、人人有权被误会;

35、无人有权使他人犯罪;

36、人人有权成为单独的个人;

37、人人有权放弃权利;

38、人人有权不害怕;

39、不准失败;

40、不准还手;

4、不准投降。

宪法被翻译成38种语言版本,我们看见了中文版的了。宪法条款透露出强烈的艺术气质,读完心里暖暖的。

年4月日愚人节,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区里的Uupis区宣布独立。从此,它由一个区变成了“国中国”。

它跟梵蒂冈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直到现在它不被任何一国的政府所承认。虽然不被承认,但独立后的对岸共和国仍然拥有了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宪法,并成立了一支由2人组成的军队。

尽管后来因立陶宛加入北约,军队被解散,但曾经存在过的2人军队变成了追求“独立”的一个重要印记。

对岸共和国愚人节宣布独立,不被世界所承认,这看起来像一次戏虐,而拥有自己的国旗、货币和军队,又似乎在告诉所有人:独立,我们是认真的。

走回酒店的路途中,感觉又对维尔纽斯老城走了一圈。

再次来到C罗下榻的酒店,粉丝越来越多,警察也来维持秩序了。

看了攻略,立陶宛电视塔可以去看看。晚餐后,我们麻烦司机送一趟。

电视塔下面的草坪上有这样的东西,不懂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尊少女像。

登电视塔的费用每人8欧元,乘坐电梯,45秒就上到9楼的旋转餐厅。

我们不消费,就看景。

晚霞一片。

我们也等不及旋转餐厅自转一圈,而是度走了一圈。

我们请餐厅服务员叫了出租车,立陶宛没有马路上伸手叫车的,都需要预定。出租车司机好心为我们拍照,只是他无法把电视塔拍全了。单次出租车5欧元(8公里)。

今天除了规定行程,我们自己增加和延长了旅游的内容和时间。进入了对岸共和国,登上了立陶宛电视塔。过程很享受,收获特别多。

本博客发自:立陶宛维尔纽斯AmbertonCathedralSquareHotelVilnius四星酒店。

长按识别







































白癜风治疗费用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ly/4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