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去一个只有个中国留学生的国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news/a_5930997.html

申请圈的第篇原创文章

作者简介PROFILE

Koreyoshivy

立陶宛留学

酷爱文学与旅行以及吸血鬼

想成为自由撰稿人或者作家

“把自己流放到世界的某一角落,无人问津,肆意生长。”——我对自己说。

我没有选择留学生众多的英美澳加,因为我对欧洲“冷门”国家独有偏爱。

初到立陶宛

我所在的城市是立陶宛的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有涅曼河和十三至十八世纪的古迹。

这是个大学众多的城市,拥有立陶宛17所高校中的9所,在校生有4万左右。所以路上随便遇到的一个年轻人大概率就是大学生。我住的公寓里面,全是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当然啦,欧洲的留学生居多,还有极少数非洲的面孔。

公寓大厅挂在墙上的住客来源地图

住在我对面几个房间的是中国国家篮球青训队的十几岁的小男生们(哈哈毕竟立陶宛的篮球出名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平时除了要训练,还会在公寓的自习室里上课。每次我出门上课或者是中午回公寓,都会看见一群高高瘦瘦的小男生成群结队地出门或是回来。真的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赏心悦目,毕竟谁不喜欢高高的打篮球的男生呢?

科普一个冷知识,立陶宛的Wi-Fi速度是全球第一,所以对于想要网速起飞的同学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

全是欧美人的课堂

我所就读的学校是考纳斯理工大学,是立陶宛排名第二的大学。

可是千万不要认为我是个理工科女生,我学的是新媒体语言,我不需要学数学。这个专业介绍里面有一句话吸引到我——可以玩语言。这个专业还可以学二外,有法语、德语、西语、意大利语、瑞典语、俄语等等。我最想学法语,有次进了法语教室,发现老师上课全用立陶宛语上课,所以我只能含泪告别了法语去学了西语(为什么不是德语,因为德语难!!!)。西语和德语都可以用英语授课。

主校区科技感十足的教室

我需要学习语法,但是立陶宛的课堂上,老师不会给你灌输一整节课的语法知识,而是先给出今天要讨论的语法点,让我们小组合作,并且绘制图表,每位小组成员都要上台进行一个演讲。等每位同学都上台演讲完了,老师才会开始系统地补充我们所遗漏的语法点并且给我们打分。所以我们的每节课都是一个半小时,因为几乎每门课都有小组合作并演讲的过程。

语法课上

课堂上我们都是可以使用手机的,但没有同学玩手机,而是非常认真地听课,手机只是我们用来查找资料、学习的工具。几乎所有课上只有我一个亚洲面孔(除了有几位中国交换生只有一位讲师的课和我重合),别说中国人了,就是韩国人日本人都没有,99%都是欧美人。

团队合作课

让我脑洞大开的是一门专门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的课。

课上会假设自己是考纳斯市长,将怎样进行城市规划;假设自己是埃塞俄比亚总理,要去联合国大会讨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分配问题;假设人类马上要移民外星球了,只有一架宇宙飞船,该怎样从全球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口中选出各种年龄层次的人,带什么必要的有限的东西上飞船……最有意思的就是这门课,每次的课题都不一样,有时每个小组的课题都不一样,是抽签决定的。

主校区的建筑

在疫情前,KTU还邀请了牛津互联网学院的博士生SamanthaBradshaw和代表英国伦敦的RyersonFCAD的数据科学研究员和教育家AlexandraPavliuc来分享她们在反虚假信息方面的经验和倡导。

反虚假信息讲座

北欧+东欧

立陶宛的天气十分凉爽,夏天只需要开电扇,丝毫不会感觉到热,但五月份也会下雪哦。立陶宛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欧,在文化上属于北欧,这个民族兼具了北欧的明朗梦幻与东欧的孤傲神秘。融合了东北欧风情的立陶宛,犹如落日一般安静,确是欧洲深藏的宝藏。

考纳斯市中心夜景

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首都,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区聚集了多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典雅优美的古建筑。维尔纽斯因此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这里的建筑精致与华丽程度不输巴黎和布拉格,却十分静谧。即便在老城,游客也不多,让人恍若来到了时空的另一端。

维尔纽斯老城区

来到立陶宛,就算不去首都维尔纽斯,有个地方是一定要拜访的,那就是位于第三大城市希奥利艾的十字架山。

它就像哭墙之于耶路撒冷,无数十字架在微风中摇曳,与风声交错在一起,神秘苍凉却掷地有声。

位于希奥利艾的十字架山

历史上,被强行并入俄罗斯的立陶宛曾在年和年两次反抗俄国,都未成功。由于家人无法找到造反者的尸体,原本是军事掩体的山丘被安置了许多十字架,以纪念他们失去的亲人。苏联军队甚至用推土机将这里推平,但是仍架不住不断有立陶宛人在夜晚蹑手蹑脚地躲过士兵和铁丝网,冒着生命危险将十字架插在这里,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和宗教信仰的坚贞。一块石碑上刻着曾在年访问十字架山的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话,“感谢你们,立陶宛人,因为这座十字架山向欧洲国家和全世界见证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在这个静谧的国度,无论何处,人永远稀少。安静的立陶宛人,似乎同湖中城堡一般,习惯了孤独,也开始享受寂寞。

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里说:

我想所谓孤独,

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

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

不在同一个频率。

可是当孤独的我处于孤独静谧的立陶宛时,便融入了孤独,也就不感到孤独了。因为立陶宛的情绪,和我在同一个频率。

人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上,被一束阳光刺穿,转瞬即是夜晚。

快乐星球4.0

我们一起找朋友!

申请服务

申请圈ApplyBoard打造智能化的免费申请

申请圈留学后服务

HYI紧急服务全新升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n/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