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诞,他的身份有很多:诗人、谐星、作家、淘宝模特......
福布斯中国公布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首席内容官,29岁的李诞作为年轻态喜剧领域的代表人物荣登娱乐榜单。
李诞小眼睛,带着眼镜,长相平平。
虽然外貌并不出众,但他有满腔才华,说话真实且幽默风趣,活得通透且真实。
"人间不值得","众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成为网络流行段子。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成了赞美李诞的金句。"
“现实版的静香与大雄"也成了李诞爱情的宣讲。
小时候的李诞成绩非常好,但到了初中以后就开始放飞自我,标榜自己是叛逆世界的文艺青年,尽干一些和学校格格不入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喜欢读黑格尔,厌烦学校制度,甚至反感高考教育体系。
最后高考落榜,复读了一年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
到了大学之后,李诞又开始浑浑噩噩,看什么都无趣,看什么都气愤,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经常用酒精把自己麻醉到人事不省……
那时刚过20岁的他,人生颓废到了极点。
除了颓废以外,李诞唯一干的“正经事”就是写东西。
他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写完之后再扔到豆瓣和微博上。
年,作家阿城在北京开讲座,还在念大二的李诞从广州来到北京,看他心里仰慕的阿城。
虽然李诞当时的生活一塌糊涂,但他表达能力极强,凭借自己的文笔,在网络上积累了很多的粉丝,还认识了几位知名的大V。
那时,他的微博名叫"自扯自蛋",粉丝几十万。
李诞说:
“那时的我什么也不想要,什么也不想做,只想等着年轻快点过去。”
也在年,他写的《两个和尚辩经的对话》被人发上了豆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出版商找到他,想帮他出书,让他成为名人。
他拒绝了:
"我才不干,我觉得我写的是垃圾,给我钱,我也不干。"
年,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的王自健通过好朋友“红料”找到了李诞,问他要不要来上海加盟自己的团队。
从那时起,李诞进入了脱口秀领域,一开始从幕后做起,给嘉宾写稿子,一写就是好几年。
那一段时间,李诞感觉到迷茫。
生活中的段子,来到舞台,突然变得不是那么可乐。
“那就是一路硬干。"
李诞说。
他一路坚持,从幕后的编剧做到王自健口中的"我唯二的朋友蛋蛋",最后终于开始轮到他自己上场讲脱口秀。
李诞火起来,是从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一季开始的。
年1月,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一季正式开幕。
嘉宾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唐国强、大张伟、凤凰传奇、鹦鹉史航……一个个公众人物互相成为靶子,取笑调侃,尺度大胆。
中国之前从没有过如此大胆的节目,观众的开怀大笑和目瞪口呆成了新的视觉体验。
《吐槽大会》成为当年现象级网综的代表,全季播放量达到惊人的18亿。
节目中,李诞顶着红头发,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最有辨识度的外形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李诞参加了大量的综艺节目。
网友评论:因为《吐槽大会》这个节目,我爱上了看脱口秀;因为看脱口秀,我喜欢上了小眼睛的李诞。
对于活跃在综艺节目上这件事,李诞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偶尔插科打诨的蛋蛋。
也有人议论他是在刻画自己的人设,而对李诞而言,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人设。
他自始至终都在强调,自己是个俗人,就想活在浅薄里。
李诞曾说过:
"你看我是第一次说出来:喜欢月亮的人,是不会说出野心愿望的。"
王建国曾经描述李诞:
"永远苦大仇深,永远自甘堕落,永远有话要说,却又不说。”
最近,李诞又火了一把。
《奇葩说》第六季热播,李诞的表现再次刷新了观众对他的认知。
在镜头前,李诞依然是那副“与世无争”的表情,吊儿郎当的姿势,即使场上有人因观点冲突,待在一边的李诞也只是眯缝着眼睛看戏傻笑。
轮到自己时,他三言两语就能把气氛重新带活,随口丢出来几句观点,现场又是掌声一片。
在几位前辈导师中,李诞的发言可能不是最有分量的,但应该是观众期待值最高的。
在场上的李诞不仅各种金句频出,而且非常善于在插科打诨中表达自己观点,让人听完觉得既幽默又有道理。
《奇葩说》导师队长赛,辩题为“奇葩星球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救画”持方的二辩黄执中,是辩坛大神,通过对辩题的拆解,他认为“救猫还是救画,取决于你对世界认知的能力”。
黄执中发言结束,全场都沉浸在他所创造的让人细思极恐的“远方的哭声”里。
轮到李诞上场,所有人都觉得他不会辩论,蔡康永,罗振宇,甚至一些台下的选手,都在为李诞加油打气。
他也在采访镜头前毫不掩饰自己的焦虑:
“我谁都怕,我觉得谁都比我厉害。”
然而他一开口,就惊艳全场,从三个角度很好地击垮了黄执中筑起的堡垒。
他说,名画被烧掉,不是被毁灭,恰恰是被成就。
李诞的整段辩论时长9分钟,观点层层递进,极其精准把握了现场节奏和观众情绪。
他不像别的选手辩论那么一本正经,拿腔拿调,明明在辩论,在跟对方对战,但显得毫无攻击性,让人觉得特别舒服愉悦。
他特别放松,笑眯眯的,嘻嘻哈哈的,甚至是漫不经心地讲他的观点,却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许多观众直呼自己低估了李诞,
原来他的本事也并不仅仅是只会讲段子。
从脱口秀到辩论,两个几乎没什么专业度关联的行业,李诞驾轻就熟,手到擒来。
李诞曾发过一条微博:
“我讨厌过度努力的人,人生又不是奥运会。”
他还在送给作家蒋方舟的书上写着:“你加油,我不了。”
看起来,他顺从了懒惰、认命、疲惫、丧、无所谓,稀释了年轻人的生存斗志。
可李诞真的如此吗?
思文曾吐槽他:
“每天喝酒去了,拍婚纱照去了,没过两天,人家出了一本书。”
李诞以前经常开麦直播,和陌生网友连麦,再烂的梗也会接,他在反复训练自己的即兴能力。
在许知远的采访中,他说:
“没办法我就是要赚钱。”
他说人生不是马拉松,可他却是个不敢离开赛道的人,他的不努力,只是假装不努力。
又佛又丧的李诞,其实活得比谁都清醒。
李诞为什么受欢迎?
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力量。
他从不扯什么高大上,他就是要没脸没皮的活着。
李诞和许知远有段对话,
许知远说,他想成为那个崇高的人,就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耸立在人群之上的样子。
而李诞说,他讨厌高高在上,一定会拿鸡蛋把他打下来。
李诞带给大家的影响是不活在别人给的标签下,不需要用“上进、优秀”框住自己,洒脱一点承认自己的脆弱。
脸皮厚一点,人生就会轻松一点。
李诞在《奇葩说》里曾说过:
“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克制欲望史。”
蔡康永曾调侃说:
“李诞你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节目,就打败了马东在电视圈修炼了几十年下来做的节目。”
李诞还是那一幅戏谑的口吻说:
“你说巧不巧?”
看似不正经的他,总是巧妙地隐藏了自己勤奋刻苦的准备和练习,以一种丧且轻松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情。
嘻嘻哈哈,漫不经心,这是李诞的A面;
极度努力,勤勤恳恳,这是李诞的B面。
有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A面,却忽略了他的B面。
28岁的李诞说:
“朋友们,我就来自远方,诗和远方真的过够了。”
30岁的李诞说:
“人生在世,你只要知道两件事:第一、这世上绝对存在不需要读书也很聪明,不需要努力也过得很好,甚至不需要钱就能快乐的人;第二、那个人绝对不是你。”
很多人会把李诞的成功归为好运。虽然李诞也从来不否认好运对自己的眷顾,但他这份好运也要他凭本事才能担得住。
看起来始终笑眯眯的李诞,并不是没心没肺已经麻木,相反他是个聪敏又活得很通透的人。
他有细腻的洞察力,才能用反讽的姿态,像个旁观者一样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
李诞在《十三邀》里说过一句话:"我的自信来自我准备好了随时烟消云散,我愿意成为烟消云散的一部分"。纵使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是我们心中依然充满希望。人间不值得,不值得大家这么不开心。认真搞笑,假装不努力,却始终在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李诞,活该走红。
回复下方关键词查看你想看的内容
河南演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