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苏联解体无疑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沙希利?浦洛基根据新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大量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左右为难的华盛顿
“没有任何人希望苏联解体。”这是布什写给戈尔巴乔夫信中的一句话。他并不想误导苏联。布什及其政府的确没有想要通过以推动波罗的海独立的方式扼杀苏联。年,苏联外交部副部长阿纳托利·阿达米申向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托马斯·西蒙斯请求道,“千万、千万、千万别在波罗的海国家开辟第二战场了”。他被告知,美国并没有此类意愿,也就是说美国政策的目的并非想促使苏联解体。直到年、年甚至年情况也都是这样的。但是无论布什怎么理解自己及其政府的所作所为,推动波罗的海国家独立确实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的最后两年里对西方经济援助越依赖,就越想要解决波罗的海危机,给予这些难以控制的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权。而这是一种倒退。根据苏联宪法,波罗的海国家与其他联邦共和国有着相同的权力,包括苏联最大的三个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而一旦启动这样的改革,苏联宪法将形同虚设,失去效力。因此,当戈尔巴乔夫及其顾问们请求立法给予波罗的海国家更多特权时,其他共和国感到了不公正待遇,并且要求拥有与波罗的海国家相同的待遇。如果戈尔巴乔夫及中央政府拒绝这类要求,其他共和国就会开始自主行动。结果自年秋天爱沙尼亚宣布独立起,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宣布独立,并最终在年夏季苏联面临解体。政变后的独立宣言也是在波罗的海事件之后发生的。
美国深知,促使波罗的海国家独立就意味着削弱戈尔巴乔夫的力量,也意味着削减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益。波罗的海独立与美国全球规划并不一致。“我们甘冒风险,精诚合作,许多事影响了世界、影响了我们自己。”布什在年1月23日写给戈尔巴乔夫的信中这样说,“我想到了军控,阿富汗、古巴、安哥拉以及其他地区的问题也是如此。你也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谨慎处理德国和波兰问题,他们都不愿回到与苏联的旧关系之中。”总之,就像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副顾问盖茨所注意到的,布什政府面临着非常棘手的局面:推动波罗的海国家独立的做法将削弱美苏对话。
而且还有美国国内政治的问题。布什从未赢得共和党右翼的完全信任,因此不得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