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团结,那是百十年来相声界最大的愿望

“红过两年,如果再设想未来两年,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记者问。

“团结,相声界的团结。”郭德纲掷地有声。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年

对郭德纲的采访

截至今晚6:30,曹云金的微博转评总数已超过50万。

8月31日,郭德纲晒新德云社家谱,将曹云金、何云伟除名,直斥其“欺师灭祖、悖逆人伦”,并将夺回两人艺名。此举引发曹云金的强烈反应。昨天,曹云金微博直面前恩师,历数郭德纲“七宗罪”。

曾经的师徒反目,引发了广泛讨论。目前,前德云社成员李菁、何云伟也发声力挺曹云金,而后,王自健、苗阜等相声界人士也发声支持曹云金,声势似乎大过德云社力挺郭德纲的众弟子。

△事件部分关键截图。

有人扒出了旋涡中这几人几年前的这段群口相声,青周君听了一会儿……恩……确实挺应景。

贴个视频供君消遣。不过,13分钟的相声,没有wifi就别轻易点开了……省得刚笑一会儿就刷完流量哭出声……

德云社自出世以来,一直是非不断,既有陷于诉讼或旧案,但更多却是囿于内斗。郭德纲曾向《北京青年》周刊记者感叹:相声门内之复杂,实为外界难以想象。

△郭德纲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他的身后站着“钢丝”和工作人员。

年年底,《北京青年》周刊记者首次采访郭德纲,他的一段表白弦犹在耳:很多人混在这个行业,他们有很多办法,并按照个人的理解表演相声,而且也运作得很成功,无论是台上的表现还是台下的手段——凡是专业不好的他都要在别处瞎琢磨,比如在人际关系上,这些人脑子有限,光琢磨相声琢磨不了别的,反之琢磨不了相声就会干别的。为什么相声不好听?就是这个原因。

但此刻的德云社尚算得上“风平浪静”。

年,青周君探班德云社时,彼时还未“起火”的后院很像一片由欢声笑语构成的汪洋大海。

记者到达德云社演出现场已是晚上8点多,演出已经开始,如常,这里依旧爆满。记者来到后台,这里欢声笑语,没有一点紧张气氛,大家说,“师父来了,我们就更热闹了”。

△德云社后台休息间,小小白板上写着: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为重振相声大业,发出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在德云社后台,岳云鹏等郭德纲弟子在轻松调侃。

△一幅德云社相声师承关系表悬挂在后台休息间醒目位置:

传统相声讲究辈分传承,目前德云社已传三科,分别为“云”、“鹤”、“九”,乃取云鹤九霄之意。

在这张关系图中:

大徒弟之一的闫云达属于回归德云社未久

何云伟于年8月与搭档李菁(郭德纲师弟,德云社元老)宣布退出德云社

二徒弟曹云金如今也已另立山头,并组建了个人相声演出团体——听云轩。

后台挂着德云社众弟子的门派传承图,还有侯耀文、张文顺两位师爷的遗照。“我们每逢十五要给师爷上香,师父常常教诲我们,要尊师重道,不能欺师灭祖,要好好学艺,好好做人。”

△后台,有侯耀文和张文顺两先生的灵台,每逢十五,都会给他们上香。

关于恩师郭德纲,徒弟孙连哲和齐鹤涛告诉记《北京青年》周刊记者:“头一次见师父,腿都发抖。他时常让徒弟去家里汇报,他也不定期来抽查我们的业务,相声这个行当,看着容易,其实很苦,每天都要练习,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就能发现了,在基本功上,师父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是不怒自威。”

郭德纲教出了不少著名的徒弟,也有出去单干还不错的。“你们还觉得师父是最牛的吗?”记者问。他们笑言:“一个猴一个栓法,因材施教,是师父的原话,至于说相声,我们觉得未来20年,也不一定有人超过郭德纲。”

可还是会有暗涌之势。

因为“不只圈子复杂,人更加复杂,有时脑袋一热,覆舟在所难免。”

几年前,马季、侯耀文等大师相继离世,许多原来为相声服务的人,或是去当教师讲授相声理论、或是当人民公仆去了。许多相声演员急于“等米下锅”,有的临时搞个草台班子、关门粗制滥造,有的人一切向钱看,或远离时代,淡化背景……

“确实很遗憾,马季、侯耀文两位大师在这两年相继离开,而且都是猝然离世,我们能否再做一个假设,如果两位大师依旧健在的话,会对十年之内甚至十年之后的中国相声有什么实质性的推进?”记者问郭德纲。

“我不敢假设,很多事情两位大师也力所不及。当然,如果两位依旧健在,相声界会稳定一些。至少稳定十年,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狼烟四起。”

“这种‘狼烟’一样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了吗?”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问题。”郭德纲似乎没有正面回答。

很多人说起过,在东北看二人转表演,不管是哪里来的剧团演出,大家都像是一家人,或者叫一门同胞,很多演员上台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本山老师为二人转振兴所作出的努力。这一点,郭德纲直言羡慕。

“我首先羡慕二人转广泛且专业的演出队伍;其次就是人家的团结,这是一种令我惊讶的团结,你看不到门派之分,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本来就没必要。”

“为什么相声和二人转的环境如此不同?”

“说不清楚,也许性格吧,东北人眼里不揉沙子,没那么多乱七八糟。”

△记者见到郭德纲和于谦,笑言“二位合作这么久,想没想过换个搭档来点新鲜的?”于谦老师说“难道我俩没新鲜感了么?”郭德纲补充“馒头吃了几千年,不还是每天都吃吗?我俩都会说相声,准备和于谦干一辈子。”

对于喜爱相声艺术的记者来说,中国相声环境的混乱早已经是“不好公开的事实”,连马季大师都有感而发:我喜爱相声艺术,但我不喜欢说相声的人——这句评论言辞诚恳,所指恐怕不单是“技术层面”吧。

“你知道吗,团结,那是百十年来相声界最大的愿望。”郭德纲同样言辞诚恳。

师徒撕逼,本质上还是一件难过的事。所以,现在郭德纲与曹云金这一出,对吃瓜群众来说,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图为郭德纲弟子齐鹤涛与郑好在演出过程中。

我就是体制外的民间闲散艺人,凭能力吃饭,凭本事养家。外人有说我是艺术家的,也有大篇文章骂我的,这都正常,夸我的,我没有那么好,骂我的,我也没有那么坏,我自己怎么样,心里清楚。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年

对郭德纲的采访

以下对话整理自往期

《北京青年》周刊对郭德纲的采访

你和于谦在合作中有没有争执?

A:没有争执,我俩都会说相声。人分两种,一种会说相声一种不会说相声,这和级别没有关系,国家一级演员,他不一定会说相声。我俩都是明白人,我一说他就懂了,不会有分歧,除非一个是说相声的,一个是修鞋的,那才有分歧。

后辈的崛起,对你有压力吗?

A:都是后辈,有什么压力?

不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醋坛上?

A:很正常,早晚会有人超过前面的,谁也不能总在云彩里呆着,如果总有后辈不断向前顶,那实际对这个行业是好事情。

前一段时间的相声大赛,相当一部分参赛者是来自德云社的?

A:这就是观众送我的话: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相声出德云。我一看台上这原来是我们的电工,那原来是我们学员班的,现在都参赛了。在德云社进修过,以后能以此为生,从事这门艺术,我觉得很欣慰。

有没有觉得自己特牛逼?毕竟这么频繁的演出,还要出新,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很有压力的事情。

A:如果把这些事情平铺在桌面上,和同行来比的话,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再灵光的演员,即使非常努力,也难以达到你现在的状态?

A:我们这行,和用力没有一毛钱关系。

你从不忌讳和同行的比较?

A:有的演员,可能一辈子也演不了我一年的量,人的场次,我们是拿它当家常便饭,这是我的工作,我没有觉得很骄傲,我就是个艺人,又不拿国家工资,又没有别的手艺,只能通过这个谋生吃饭啊。

你觉得相声发展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什么呢?

A:动力就是名利,郭德纲挣钱了,德云社发财了。

你不忌讳对名利的追求?

A:是啊,我要生活,没有别的手艺,我没有工资,上有老下有小,都得养活啊。阻力就是同行,修车的不会恨摄像的,因为他们不挨着。只有你抢了他的饭,对他造成影响才有摩擦。

文/王皎韩哈哈编辑/韩哈哈

摄影/李英武

往期采访素材/王皎曹宇

END

往期精华都在这里

点你所爱

不要客气

杨洋胡歌刘涛黄轩吴秀波papi酱

韩庚梁家辉海清宋仲基崔健王潇

小李子张天爱陈坤曹文轩陈晓靳东

娜塔莉·波特曼科比吴亦凡周冬雨刘若英

邓超宋慧乔范冰冰何炅韩寒

......

什么?上面没找到你的家爱豆?

后台回复你感兴趣的名字,会有更多惊喜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n/6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