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点击观看:李诞奇袭蔡康永说,恨也是可以培养的!
李诞成了这代年轻人的“代言人”
作者/黄莹莹
来源/首席人物观
ID/sxrenwuguan
—01—
在舆论场大获全胜的李诞,转身就惹上了新麻烦。
有消息称,上海笑果文化传媒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30万。
这家公司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李诞是其股东之一。
这位脱口秀演员在年轻人群体中呼声很高,前不久,他在《奇葩说》节目中发表过一场关于自私的谈话。
在他的标榜之中,“以自私却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活着,才能维系世界的正常运转”。
然而,自私未必是自保的最佳方式。
回到李诞驰骋于舆论场上的那一天,“美术馆着火了,一幅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在《奇葩说6》设置的这道议题里,他大胆选择了后者,并赋予这个选择以更加大胆的理由:救猫才是兼顾艺术和生命的两全之选。
被这番言论打动的人不在少数。
除了场上比分的反转,李诞也在社交场上获得了更多拥护者。
知乎网友“风吹五角”在评价中使用了“超神”、“振聋发聩”这样的形容词,并称“这一段可以说是对知识分子的绝妙讽刺”;更多人直接感慨,“蛋总太强了”。
在时代的语境下,李诞的赢是必然。
消解精英论、以平躺的姿势对抗宏大与高尚,“自私”二字被给予了更大的话语空间,李诞成了这代年轻人的代言人。
上一代类似现象级明星是韩寒。年轻人推崇口无遮拦,热衷于以呐喊的方式公然对抗权威,而韩寒极端到退学的叛逆方式,成为对主流世界最直接的蔑视。
到李诞的时代,年轻人依然是权威的反抗者,但他们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韩寒式的积极到李诞式的消极,他们更愿意追逐“活明白”的快乐。
简单来说,要佛系。
于是,李诞的出现,迎合了年轻人的这场追逐。
他丧颓、懒惰的形象深得人心,表面不反抗,甚至顺流而下,却因为俘获人心而得到名利。
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
几年前,当钱理群教授批评北大培养出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还能引发社会共鸣。如今呢?人们追随李佳琦,为李诞标榜的自私点赞,似乎,只有勇敢满足自我,才是存在的意义。当然,李诞也跌过跟头,而且不止一次。一次,是呼吁网友进女友黑尾酱的网店买衣服不成,在直播间大骂网友垃圾。
另一次,是在《奇葩说5》担任导师时,因难以与一位辩手阐述的经历产生情感共鸣而遭遇所有导师的刁难。
但他清楚的一点是:大众总是健忘的。在这个信息高速流转也高度碎片化的年代,被撕开的遮羞布——只要没有被彻底撕碎,总有被缝补的机会。
—02—
“自私”、“无所谓”的浅薄气质并不是李诞天生具备的。
出生于内蒙古,草原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是厚重、粗犷的苍茫底色。
李诞出生在内蒙古查干诺尔特的一处碱矿场,四周都是草原。
小时候,大人们在羊身上开膛,孩子就把小手探进羊的肚子里,摸到心脏,握住、一扭,躺在血泊中的羊亦随之颤抖,走向死亡。
从鲜活到坠落、从繁荣到衰败,这样的宏大命题,李诞不陌生,他在年幼时就经历过。
矿场最繁荣的时代,即使在草原深处,新鲜的海鲜也不罕见,物源应有尽有。
但很快,矿被采尽,工人成批下岗,作为管理层的李诞父亲也没能躲过下岗危机。曾经像个独立王国的矿场平添许多破败的房子,天南海北的人又向天南海北散尽,最后,狗比人多。
矿场的大起大落,如同一台巨型机器将所有人裹挟其中。
李诞常见家里长辈喝醉了大哭、唱悲伤的长调,酒醒过后,依旧好好生活。
可以表达不快乐的权利,是草原和酒赋予给他的。去广东读大学后,他又学会了表达愤怒,而酒是最佳伴侣。那段期间,他愤世嫉俗,天天逃课,躺在宿舍,疲了就起来喝酒,喝醉之后继续躺着,酒成了他生活中的救济品,也成了他精神上的麻醉剂。李诞需要一个发泄口,去寄存自己的理想主义。他有一个可以探讨宏大命题的圈子,大家都是奥地利学派的拥护者,追捧自由主义。谈论的日常话题亦多冷门生僻,比如个人应不应该拥有原子弹、走私是不是利国利民等等。
也正是这段期间,李诞开始研读《金刚经》,佛学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我发现我心里那些,原来几千年前这个叫释迦牟尼的老师都讲过了。”对抗感和痛苦无限滋生,旧困境与新价值在李诞心里撞击而形成疑惑,为了将疑惑梳理清晰,他选择了写作。
他创作出了一对和尚师徒在宇宙中为各式各样的死者超度的故事,人物设定也颇有自我影射的意味:
师父空舟睿智果断、精于算计,看上去懒散,却有着大智慧;弟子澈丹单纯善良,虽是佛门中人却未能尽断尘世情愫。
故事被人整理发上了豆瓣,有出版社找他出书,李诞以资格不够为由拒绝了。
至此,李诞仍是蒋方舟口中那个“身上有一种非常朴素的正义感”的愤怒少年。
愤怒在李诞后来的一场实习中达到了顶点。
大学时,他挤进了新闻专业学生都向往的“南方系”实习,在电梯里听到两位记者大谈自己利用特权弄到春节车票,这场对话戳破了他对精神乌托邦的纯洁性的最后幻想。
图:李诞讲在南方系实习的经历
李诞没有过多纠结。
幻灭之后,他选择向世界运行的逻辑妥协。
他开始不屑与知识分子为伍,亦不再于灰色之间挣扎纠结,而是一起加入现实荒诞,展开狂欢。
年大学毕业,在好友东东枪的推荐下,李诞从广东北上,去北京的奥美广告公司实习。
从孵化理想主义的媒体业跳到苛求转化率的广告行业,赤裸裸的真实世界展开在他面前。
李诞享受其中,这种“真实”无需任何道德伪饰——他后来回忆起相关经历,坐在旁边的美术大哥出去接个私活,分分钟入账二十多万。日后形容起当时的心情,他毫不掩饰当年的眼红和羡慕。当然,有了奥美公司的金边加持,机会很快也找上了李诞。其中一个是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王自健邀请他到上海参与节目制作,做幕后编剧。李诞询问周遭朋友的看法,最后听从了“哪个钱多就哪个”的建议。金钱,果然很难叫人失望。李诞第一次拿到稿费是现金,块一沓钱,收入可观,这是社会给予一个实用主义者的最初的甜头。日后,实用主义将一次次助推李诞前行。—03—
《奇葩说》里有一道辩题,“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会选择哪个?”
李诞选择了高薪不喜欢。
于现实生活中的李诞来说,脱口秀就是这样一份工作。
他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对脱口秀没有那么热爱,“脱口秀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表达欲望”。
不过,不喜欢不意味着不投入。
李诞很努力。做幕后编剧的四年期间,他一直在努力写段子。
他信奉一万小时定律,即不管做什么事情,经历一万小时的训练就可以变得专业。灵感和天赋反而没那么重要。
专业让他与《今晚80后脱口秀》的制片人叶峰建立了信任。年,两人参与创办了笑果文化,专做喜剧脱口秀。
李诞很幸运,他赶上了脱口秀行业的爆发节点,此前的蛰伏都有了意义。
年1月,第一季《吐槽大会》横空出世,用了四年时间,李诞终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顶着一头粉红头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头发比人红”的李诞当着嘉宾的面嘲弄他们的“黑历史”。
他犀利吐槽周杰打人事件,“有人说周杰老师他没什么曝光率,那是你社会治安新闻看得少”;又声东击西讽刺小鲜肉,“不多说了,我也惹不起小鲜肉,更惹不起小鲜肉的粉丝,徐浩可以说”。
好像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看似丧丧垮垮、自由散漫的李诞总是不经意间抛出重磅吐槽,直击要害,其中的反差很快吸引了观众。
最后,第一季《吐槽大会》集均播放量超过1亿,远超过投资人预期的万。
李诞火了。
他的个人形象也开始与节目深度捆绑。而颇为难得的是,多数时候他都保持着清醒,甚至拥有与那些外在特性完全不符的谨小慎微——在酒吧亲吻事件后,他把微博名从“自扯自蛋”改成了“李诞”。
也不敢发布自己在日本游玩的照片,避免任何容易引发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