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
难辨真假
低成本的网络攻击
让平静的灵魂无处安放
说到最近娱乐圈的瓜,有一个人还是可以说叨说叨的,那就是脱口秀演员李诞。从被全民推上神坛,到一下子跌到谷底,李诞用最短的时间体验了人生的高低位。
还在雏儿阶段的脱口秀年,李诞加入《今晚80后脱口秀》,在王自健嘴里,那时候他叫蛋蛋,经常被建国打,被赖宝笑,被王自健模仿。
后来他从《80后》幕后走到台前的时候大家还很吃惊,原来蛋蛋不是王自健虚构的人物,原来真有这么个人。
年,李诞成立笑果文化,借着国内网综热潮做了《吐槽大会》。节目一炮而红,李诞也红了。粉色的头发,黑色的美甲,让观众瞬间就住了这个说脱口秀的小眼睛男人。
说到脱口秀这个节目形态,我们就不得不追溯下脱口秀的成名路径。根据虎嗅app的文章科普,脱口秀是这样的产业链——
美国脱口秀演员的成名路径比我们可能还单一:线下俱乐部或者酒吧开始讲,讲得很好了能卖票,然后有机会去《周六夜现场》或者深夜秀这样的节目中做编剧当演员,最终可能会有自己的节目或者办自己的专场。
而到了中国,脱口秀多少有一些水土不服。
池子曾在采访中提到,脱口秀在中国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处在摸索阶段。“美国脱口秀起码练个五到十年可能才会出来知名度,然后再开始专业做,我们其实经验都挺匮乏的,就是硬做。”
可我们分明觉得已经听了很多年的“脱口秀”啊?“你指的是你老听到这仨字。”张绍刚直接表达了自己无奈。不只是普通观众有误解,就连一些电视人也搞不清脱口秀的概念,把所有的谈话都称作脱口秀。
提到《吐槽大会》的成功,张绍刚表示要归功于编剧,以及逻辑。
脱口秀我需要认真写段子和稿子,不是一个主持人在上面瞎叨叨。
你怎么在冒犯和羞辱之间掌握好分寸和尺度,脱口秀的核心就是冒犯,是对生活常识、生活常态,包括伦理的冒犯。
你认识与不认识的李诞脱口秀之路任重而道远,不过,其中的演员似乎已经耐不住寂寞。
出身于脱口秀演员的李诞,却热衷于脱口秀外的花花世界。他开始频频曝光,在综艺节目和微博话题中来回穿梭。
比如上《向往的生活》,带流量带话题,似乎不逊色于自带梗的陈赫,他的懒惰,他的嬉闹,都让他综艺感十足,也为他带来了职业之外的名和利。
在接受许知远《十三邀》采访时,李诞毫不避讳自己“爱钱”的价值观,还跟愤青许知远开杠,直言作为艺人,就不能“任性”,因为任性赚不到钱。
在刚刚播出的《奇遇人生》中,阿雅还问李诞,你这样谨小慎微累不累。李诞倒显得乐此不疲,他好像比谁都谨慎,比谁都敬业。
连在日本呆了许多年习惯了谨慎的李小牧都说李诞,“我觉得你太谨慎了。”
不过,这样一位敬业的艺人,私生活就真的不干大众的事了吗?从李诞结婚上了热搜,到他在酒吧和朋友在一起被拍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已经全部被放在了镜头下。除了工作,他的生活,也是他艺人经营的一部分,这可能是他没有想到的。
向大众妥协,被大众抛弃有人说,李诞膨胀了。不过,这个膨胀也是大众给的。李诞只是从众,却不想到头来大众抛弃了他。
人们对李诞的评价,早已超出了他作为脱口秀演员的范畴。大众开始严苛的把他当作一个艺人来看待。因此,在《奇葩说》的舞台上,网友会对李诞脱口秀式的插嘴表示不满。
作为脱口秀演员的李诞,在大众的审美标准里,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他如此谨慎小心的活在这个圈里子,却没成想娱乐圈的口水来的如此汹涌,早已把他淹没。
李诞曾经不想在镜头前说实话,他认为做艺人就不要真实的自己。那么,在酒吧和女性朋友耳鬓厮磨的他,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呢?在书里,李诞又是否如他所说,活在文字里呢?
信息时代,每天的瓜,吃得已经挺撑的了。饱腹之余,却没有来得及补给精神食粮。李诞真的有我们以为的不堪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总是很容易,可是一个努力扮演角色的“小丑”,也许只是始终没有出戏。
我们苛刻别人,比苛刻自己要简单许多。有时,沉默才是最好的回应武器。真假信息应接不暇,我们常常来不及去分辨真伪。人生如戏,你我也都在配合表演,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碎片时代,浮躁将我们裹挟,然而这个时代欠缺的是沉淀与专注。浮躁很容易,但是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完
▼更多精彩推荐,请白癜风专业医院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