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这条路孤单吗?也许很多人看多了聚光灯下的音乐大师,他们时而浪漫、时而唯美,所有的音符从指间行云流水,来去自如。然而不管什么乐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想想那些琴童儿时苦练的模样,这条路上没有太多赞美,一定是孤单的。
中国是全世界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钢琴家刘诗昆曾感慨:“现今多万琴童中,有百人之一成为钢琴家,也已经是恐怖的数字了。”陈萨则是这么多琴童中走出来的佼佼者。作为技巧派高手,陈萨曾在音乐节上弹奏了一些基础入门的“小作品”,如:《土耳其进行曲》、《献给爱丽斯》……这些被琴童们在10岁后就弃练的曲子,回到她手里,另生出一番光彩。
近年来,陈萨已被公认为当今最具魅力的钢琴家之一。她在年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以及年的范?克莱本钢琴大赛中的出色亮相为她打开了国际演奏生涯的道路,越来越多的观众倾心于属于陈萨的声音。
回顾琴童时代,陈萨出生于中国重庆的一个艺术之家。母亲是一位舞蹈演员,父亲是一位圆号演奏员。在父亲的启蒙下,她六岁第一次接触小提琴,九岁跟随但昭义教授学习钢琴。陈萨的父母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但一台钢琴却要两千多元。父母只好把家里的录音机卖了,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为女儿买了第一台钢琴。陈萨的妈妈说:“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小孩都在外面跑,都在外面玩,她就坐在那里练琴,她说没有童年。”
因为重庆没有正式的音乐学校,陈萨的父母专程赶到成都,找到了成都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但昭义,为了赶往成都上课,陈萨每个周末都要坐通宵的火车来往于重庆和成都之间,她不仅要在火车上做功课,有时还要睡在地上。陈萨10岁便赢得全国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但她也为了练琴没少吃苦头。
陈萨李斯特《旅行岁月》选段
陈萨在汉诺威大学的钢琴导师阿里·瓦迪说:“陈萨的童年并不顺利,我想一个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人会成为一个较好的艺术家。因为她体验到人生的各种滋味。””
陈萨不断受邀与多个重要乐团合作演出,其中包括伦敦爱乐乐团、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广播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等乐团,合作的指挥家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郑明勋、谢苗?毕契科夫、法比奥?路易斯、瓦西里?派切克和余隆等等。
某些练琴的时刻,演奏中灵光乍现的瞬间,都会让陈萨觉得自己和音乐有缘。“感觉不像是你在弹,所有的东西自己就流淌出来了。那是最返璞归真的时候。”她因此觉得,弹琴更多是一种交流。“音乐是很自然和微妙的东西,你只可能跟它邂逅,不可能抓得太紧。因为你牢牢抓住的部分已不是音乐了。”
哪怕音乐环境再过浮躁,依然要坚持自我,甘于寂寞。现在,陈萨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在世界各地演出,每年演出60多场音乐会,她经常穿梭于欧美和亚洲各地的音乐厅。生活上的许多繁琐问题也只能一个人去应付。陈萨说:“我觉得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须学会如何来享受孤独……”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享受孤独,却甘于寂寞。
10月12日,陈萨与享誉国际乐坛的立陶宛国家室内乐团强强联手,精彩奏响充满激情与浪漫的音乐盛宴,敬请期待。
演出信息陈萨·玩味莫扎特与立陶宛国家室内交响乐团音乐会演出时间:年10月12日20:00演出地点: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演出团体:立陶宛国家室内交响乐团特邀嘉宾:陈萨演出票价:元元元元元80元上半场路易齐?波凯里尼
LuigiBoccheriniA大调第3号交响曲作品35
SymphonyinA-majorop.35no.3G(12’)
莫扎特
A大调第12号钢琴协奏曲K.独奏:陈萨
PianoconcertoNo.12(26’)Soloist:ChenSa
(莫扎特的A大调第12号钢琴协奏曲K.是一首感情内在的作品,充满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主题。是莫扎特写于年的三首钢琴协奏曲中最为著名而且最常演奏的一首作品。)中场休息巴里斯?德瓦利奥纳斯BalysDvarionas《在湖畔》为小提琴与乐团而做
独奏:D?eraldasBidva
“BytheLake”forviolinandorchestra(5’)
Soloist:D?eraldasBidva
柴可夫斯基PiotrTchaikovskyC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48SerenadeforstringsinCmajor,Op.48(35’)(柴科夫斯基最具抒情性的天才作品之一,意境纯真、优美而又多彩。乐曲从始至终浸透着浓郁的俄国民谣风格。)(曲目以演出当晚为准)
查看详细演出讯息请登录中心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