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
古时物资匮乏,远行的交通工具只有舟车,为了一年一度的团圆,游子从四方奔赴故土,家家户户提前备好物资,在春节与家人静享欢愉。这便是年货的历史缘由。
我们将年货地图划分为南北两大阵容,向大家介绍我国34个省份的特产年货。
北
方
北京·传统糕点
枣花酥、山楂锅盔、牛舌饼、麻香酥、状元饼…
南味点心在北京大放异彩,其中,“稻香村”是传统糕点最响亮的名片。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年,,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别具特色,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深受北京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在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经常前往“稻香村”购物,并记载在《鲁迅日记》中达10余次。
天津·大麻花
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
苏东坡曾在诗中这样赞美麻花:“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在一百多年前的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原来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就是天津的美食名片——桂发祥十八届麻花。
河北·驴肉香肠
驴肉香肠是产自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历史。
相传清朝末年,冀南一带蝗旱为灾,百姓逃荒,十室九空。在逃荒人流中,有一家饭店掌灶师傅叫杜山竹,素有卤肉、灌肠好手艺,来到了临洺关。
那时,临洺关北东街口有一家驴肉铺,掌柜叫韩留柱,尽管他在煮肉的香料、加工、火候上苦下功夫,却仍然很少有人问津。
杜山竹师傅流浪到临洺关,经过北东街口韩留柱的铺前时,肉味扑鼻而来,却一个顾客也没有,韩留柱向他吐露了自己财运不佳的愤懑。杜山竹说:“我可以叫你在肉食业上夺个状元。”留柱大喜,便留杜山竹来教授灌驴肠的技术。经杜山竹指导后做出来的驴肠果然入口生津,香飘十里,这便是民国初年的“临洺关香肠”。后来韩留柱在其上又进行了改良,把白油改成芝麻香油,煮熟之后再用松烟熏蒸,成了远近驰名的“熏肠”,即现在的永年驴肉香肠。
山西·太谷饼
相传在明末清初,太谷县城东南的沟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经常在夜里想吃饼子。可对佣人们从城里买回的各种面饼,她不是嫌油腻难吃,便是嫌干硬难嚼。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县城一家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特地让铺子里的老师傅设计出了一种甜饼。这就是太谷饼的由来。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辽宁·丹东草莓
丹东草莓,辽宁省丹东市特产,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有丰富的水资源,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光照有余,是中国难得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吉林·长白山人参
林长白山人参,吉林省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民间称人参为长白山上三宝之首。中国人参最早的起源产地中,保存下来的只有长白山脉,吉林长白山脉人参的出现距今已有多年。
黑龙江·红肠
红肠原产于俄罗斯、立陶宛等国,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鲜美。
年,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逐渐繁荣起来。这一时期,英商马前氏投资5.5万英镑,在哈尔滨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是哈埠地区最早形成的三大知名企业之一,这就是“哈肉联”的前身。公司引进俄籍大技师爱金宾斯的红肠加工技术,建成灌肠厂房,生产出哈尔滨“第一根红肠”,标志着“哈肉联红肠”的诞生,成为中国最早的肉灌制品加工企业。第一批红肠上市正值春节临近,一经推出,就被中国百姓和各国侨民抢购一空
山东·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因产于淄博周村区而得名,其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
据考证,山东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
明朝中叶,山东省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山东小吃应时而生。一种名为胡饼炉的烘烤设备传入山东周村,饮食店的师傅们根据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了山东大酥烧饼。
清朝光绪六年,山东周村郭姓烧饼老店“山东聚合斋”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山东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
河南·花生糕
花生糕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花生糕是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余年,历史悠久。
陕西·稠酒
稠酒是陕西陕北特色的农家自酿酒。
稠酒,见诸史册,始于商周时期,至今已三千多年。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内经》里,曾多次提到“醪醴”,这“醪醴”就是稠酒的前身。
盛唐时期,古长安长乐坊出美酒。《清异录》所载“李太白好饮玉浮梁”,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唐代诗人也多有吟咏,如韩愈诗中的“一尊春酒甘如饴”的酒;杜甫诗中的“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贵妃醉酒”的酒,皆指没有加浆的“撇醅”稠酒。
甘肃·黑瓜子
黑瓜子,葫芦科植物西瓜品种之一籽瓜的种子。甘肃民勤县著名的特产。民勤以盛产大板瓜子而享有“黑瓜籽故乡”之美誉,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宁夏·宁夏枸杞
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且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年版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
青海·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主产于海拔-m的高山草甸区,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内蒙古·奶酪
奶酪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蒙古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
新疆·巴旦木
我国巴旦木规模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喀什和田地区。其总产量多年来一直位于新疆4大干果之首。新疆早晚温差大,日照长、干旱。植物为适应此环境,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糖分和油分,因此新疆巴旦木较国外的巴旦木含油、含糖量均高,味更为香甜。巴旦木营养价值极高,有“圣果”之称。
西藏·卡塞
卡塞(sè)是一道由面粉、油等食材制成的美食。卡塞是一种油炸面食,是藏族人家款待客人的点心,也是藏历新年必备的年货之一。
南
方
上海·八宝饭
八宝饭是上海人酷爱的传统美食,是上海年夜饭必备的一道传统菜肴。
八宝饭中选用的果脯都是有讲究的。红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桂圆象征团圆;莲子象征婚姻和谐和好;瓜子仁象征生活有规律,平安无灾祸;蜜枣、蜜冬瓜象征甜甜蜜蜜;葡萄干象征多子多福,爱情美满;红梅丝与龙门同色,含有鼓励进取、祝福顺利的意思;绿梅丝代表松,象征长寿。
重庆·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是重庆合川区的传统名点之一,其始创于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合川桃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
清光绪二十一年,合川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甜桃片。之后,内江人朱国祯、蒋盛文创办了“同德福”这一京果铺品牌,对合川“祥云斋”试制的桃片进行了改进,初步生产出具有色白、离片、绵软等特点的“合川桃片”。光绪二十四年,合川县举人张石亲把合川同德福桃片作为合川特产,带至成都、北平等地送师友,其味鲜美,不同凡品,受人称赞,成就了合川桃片这一美食名片。
江苏·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浙江·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浙江省金华市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史料考证,金华火腿始于唐,唐代开元年间陈藏器编纂的《本草拾遗》中记载:“火腿,产金华者佳”;两宋时期,金华火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金华的知名特产;元朝时期,意大利马可波罗将火腿的制作方法传至欧洲,成为欧洲火腿的起源;明朝时,金华火腿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著名的特产,并被列为贡品;清代时,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
安徽·拓粿
拓粿是徽州最为古老的传统食品之一。早在唐代,徽州人远行就会带上拓粿作为干粮,至明清时期,拓粿更是成为徽州人必备的食品,无论是外出经商、求学、上山下田甚至是平日里的早餐,拓粿都是徽州人的首选。
福建·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华人所衷情。
江西·酸枣糕
酸枣糕,又名擂枣,是江西省传统的地方名点之一。以野生植物-酸枣为原料,经果物保鲜,脱皮去核,加入蔗糖,铜锅浓缩,自然风干,精制成酸枣糕。酸枣糕,色泽透明,美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湖北·麻糖
麻糖是传统特色小吃,以湖北孝感地区麻糖最知名。麻糖生产据记载始于明朝,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
湖南·酱板鸭
湖南辣酱板鸭是湖南一绝名菜。
相传楚昭王时,楚国郢都宫廷里有一位名叫石纠的厨师,手艺高超,经他烹制的菜肴,深得楚王和内臣外宾的喜爱。
一天,独居的石母在洗衣时不慎滑入蛮河,多亏几个放鸭人和乡亲们的帮助,将她救起并细心照料,才得以好转。
石纠闻讯后急忙告假,连夜赶回家里看望母亲。他一边照料母亲,一边想着报答乡亲。他见乡亲养了不少鸭子,便将自己的手艺用上,将鸭子加工成酱板鸭,他和乡亲们将酱板鸭卖到集市上去,很受欢迎。
不久后,楚王派人找到石纠,要他回宫。石纠为了尽孝和报答乡亲,请求来人帮他辞掉宫中的差事,还请他带回一些自己制作的酱板鸭给楚王。楚王品尝后赞不绝口。令酱板鸭常年生产,供应楚宫。酱板鸭独特的制作工艺,也流传到了今天。
广东·糖冬瓜
糖冬瓜是广东传统过年食品之一。
糖冬瓜可以直接作为点心食用,并且是制作月饼的原料之一,海外华人煲汤时喜欢加点糖冬瓜来调味。除此之外,糖冬瓜还是广东著名小吃四式汤圆的原料之一。
海南·燕粿
燕粿,海南名小吃,海南话叫“薏粑(bua,第三声)”,历史久远,民间制作相当普遍。
传说,在多年前,张大娘带着儿子阿春相依为命。
阿春长大成人后,从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18岁那年,阿春告别母亲,在郑成功部下当海军,飘洋过海到台湾去打倭寇。张大娘思念儿子,每逢中秋佳节,就做儿子在家乡时最爱吃的粿,摆在月光下,焚香祷告,对月怀思。
冬去春来,不觉整整30年过去了。那年中秋佳节,正当张大娘在月下祷告时,儿子阿春回来了,母子相会,悲喜交集,阿春从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手里接过了“忆粿”,此粿因此而得名。
香港·老婆饼
老婆饼是一种广东潮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是广东潮式月饼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简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饼类。流传至香港后,深受欢迎。
澳门·杏仁饼
杏仁饼是一种绿豆饼,最早在年,由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的咀香园首创,后来流传到香港、澳门等地。在澳门地区,杏仁饼变成了一种手信礼品。
四川·冷吃兔
冷吃兔是一道以兔子肉主要食材制作的川菜。
四川自贡是全国有名的养兔之乡,兔肉供应十分充足;该地区人们也十分喜爱吃兔肉,尤其是喜爱烹饪和品尝一种名为“冷吃兔”的菜肴,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喜欢吃。
贵州·刺梨糕
刺梨糕是贵州的特色糕点。原料刺梨原产我国西南部,以中国贵州最多最好,是贵州省郊野生特产之一。
云南·鲜花饼
鲜花饼是一款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食材以云南特有的实用玫瑰花为主。
广西·沙糕
沙糕是广西桂西南一带壮族传统名糕点,制作气候非常讲究大多在冬季制作,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特产之一。壮乡农家逢年过节有了沙糕才叫圆满,沙糕蕴藏着浓浓的乡情,带给亲人美好的祝愿。
台湾·凤梨酥
凤梨酥相传最早起源于中国三国时期,其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在传统佳节、红白喜事中广为应用,深受民众喜爱。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排版
王巧慧
责任编辑
金涛、王浚乔
审核
张轩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