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维尔纽斯成为外国直接投资金融科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11/6947166.html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旗下金融新闻和分析服务机构“外国直接投资情报”(FDIIntelligence)于10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该机构的“科技初创企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指数”(TechStart-upFDIAttractionIndex)中排名第一。该机构提供的支持数据显示,年至年,维尔纽斯从软件和IT服务业初创企业获得的人均“绿地投资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以下简称绿地投资FDI项目)数量最多。在分析期间,维尔纽斯每10万居民吸引了1.个绿地投资FDI项目,在这方面超过了伦敦(以0.排名第二)、阿姆斯特丹(0.)、赫尔辛基(0.)和新加坡(0.)等全球金融中心。然而,就项目的绝对数量而言,维尔纽斯远远落后于主要金融中心。伦敦处于领先地位,—年吸引了个绿地投资FDI项目,纽约排名第二(47个),新加坡排名第三(42个)。维尔纽斯只有7个项目,多于海牙(6个)和布鲁塞尔(5个),与哥本哈根(7个)持平。以下是立陶宛金融科技部门发展的现阶段概要,将解释维尔纽斯(一个人口约为万的城市)成为金融科技投资和发展的特殊场所的原因。立陶宛的银行业由4家银行和10家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组成。斯堪的纳维亚大型银行的子公司完全主导着这个行业。两家最大的银行——瑞典SEB银行(占银行市场的28.3%)和瑞典银行(Swedbank,占据银行市场的32.8%)——由它们在瑞典的母公司所有。以及由当地和外国投资者拥有的其他3家银行:希奥利艾银行(AB?iauli?bankas,占据银行市场的8.4%),医药银行(UABMedicinosbankas,占据银行市场的1.2%),和Citadele银行(ABCitadelebankas,占据极小一部分市场)。在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中(控制着29.1%的市场份额),斯堪的纳维亚资本也占主导地位。消费信贷市场对新进入者的竞争更加开放。立陶宛中央信用社(LithuanianCentralCreditUnion)联合了65个信用合作社。年1月,最大的信用合作社之一获得了银行执照,成为控制着0.2%市场份额的数字银行ABManoBankas。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的银行业为私有,政府在银行业没有所有权。有两个趋势直接促成了立陶宛金融科技行业的崛起,即熟练劳动力的出现和央行对市场的推动。第一个可以归因于由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斯堪的纳维亚银行实施的数字银行部署,它们在这方面一直是领先的创新者。年,政府为消费者推出了新的或改进的数字服务,以节省他们的时间,使财务管理更加容易。同年,大多数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即时支付。在过去10年里,主要银行已将后台办公室迁至维尔纽斯,并拥有了对与金融行业相关的IT岗位上的熟练劳动力人才的初步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年至年在维尔纽斯运营的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共享服务中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使该行业出现了更多人才。维尔纽斯地区大约有21,名员工从事IT工作,其中超过6,人从事与IT研发相关的工作。据立陶宛投资机构(InvestLithuania)的数据,维尔纽斯有85%的年轻专业人士能够说英语,维尔纽斯是欧洲最年轻的首都之一,该市50%的居民年龄在40岁以下。据报告,随着银行机构业务的不断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因而致使人员需求减少。年,立陶宛的银行员工人数减少了22%,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人才储备库,用于专门负责该国以及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主要银行的后台业务。促成维尔纽斯金融科技板块崛起的第二个因素是,作为欧洲银行体系(EuropeanSystemofBanks)成员之一的立陶宛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和世界银行(WorldBank)于年10月提出的《巴厘岛金融科技议程》(BaliFintechAgenda)原则,主动帮助促进金融领域的创新。简要地说,该议程就刺激金融业增长和防范相关风险提供了建议。央行早在年就开始实施积极的政策,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年3月,政府将对金融科技及其出口的支持确定为主要工作重点之一。年至年,立陶宛央行(BankofLithuania)效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采用的一项类似工具,致力于建立金融技术监管沙箱(sandbox)的法律框架。年,启动区块链测试LBChain监管沙箱项目。LBChai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沙箱,结合了技术和监管基础设施。该平台旨在让立陶宛和国际初创企业以及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获得新知识,开展基于区块链的研究,测试和调整基于区块链的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最先进的创新产品。据立陶宛银行介绍,LBChain是全球首个由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开发的这一类型的平台。该平台预计将于年3月推出。因此,上述因素(即金融部门拥有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作人员和国家中央银行推动的市场开放)的综合作用大大降低了这一领域的投资风险,从而使维尔纽斯成为外国直接投资金融科技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外国直接投资情报”表示,维尔纽斯拥有明确的吸引科技初创企业的战略。报告认为,维尔纽斯的排名主要归功于该市友好的商业监管环境、开放数据政策以及新参与者的成功融合。媒体报道称:“使用电子签名在维尔纽斯创业只需一天时间。此外,大多数市政数据是公开的,并可免费使用。这对所有的科技初创公司都很重要,因为其产品可能会经过真实市场数据的测试。再加上立陶宛的所得税在中东欧地区处于第三低的水平,使得维尔纽斯的商业环境既包容又有吸引力。”维尔纽斯作为全球数字创新地图上的金融科技中心之一,也成为该国经济政策的工具。10月21日访问日本期间,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会见了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公司乐天(Rakuten)首席执行官三木谷浩史(HiroshiMikitani)。总统邀请网上银行经理考虑在立陶宛的投资机会,并在立陶宛开设业务总部和服务中心。根据新闻报道,总统建议三木谷浩史在立陶宛不仅设立一家网上银行总部,还要设立一个立陶宛产品的电子平台,帮助日本更好地了解立陶宛产品的供应情况。总统为立陶宛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日本企业从立陶宛进入欧盟市场提供了机会。年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政府首脑会议(立陶宛由财政部长维柳斯·沙波卡Vilius?apoka出席)商定,在维尔纽斯建立“17+1金融科技协调中心”,并于年举办高级别金融科技会议。该会议由立陶宛科学、创新和技术署(MITA)组织,于年11月27—28日举行。该活动吸引来自全球多家公司的3多名与会者,其中包括来自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和巴西的知名人士。在年的会议期间,世界领先的维尔纽斯、墨尔本、上海、悉尼和迪拜的区块链中心将组织一次全球圆桌会议。本次活动旨在组织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就年的优先事项达成一致,提出能够为公众开启长期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工具和解决方案”。本次会议的重点将特别放在分布式融资和为初创企业提供替代融资工具上。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优先领域之一,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对立陶宛金融科技的支持为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创造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目标是克服立陶宛金融市场的局限性,利用金融科技增加向全球出口的附加值。(作者:LinasEriksonas;译者:陈朔;校对:陈思杨;审核:刘绯)

***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非营利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注册成立,是中国在欧洲首家独立注册的新型智库。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搭建起依托中东欧国家学者的学术研究网络。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j/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