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立陶宛,很多人应该没有什么印象,可能只知道这是一个欧洲的不起眼小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当起了西方的工具人,毅然扛起了反俄反中的大旗。
立陶宛不但跟在美国后面,污蔑中国搞“种族灭绝”,甚至还提出要退出中国和东欧的“17+1”合作机制,并呼吁欧盟27国,防止中国“分裂”欧盟。
这还不算完,对待俄罗斯,立陶宛的态度更加敌视。就在几个月前,立陶宛还以违反维也纳公约为借口,驱逐了几名俄罗斯外交官。对此,俄罗斯及盟友白俄罗斯也丝毫不客气,立刻下手反制立陶宛,结果还没出几招就让立陶宛疲于应对。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国,立陶宛为何站队美国,与俄罗斯“反目成仇”?又为何一度抹黑诋毁中国?面对挑衅,中俄及盟友都作出了哪些回击?
本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立陶宛这个“无名小国”,以及它都干了哪些缺德事。
立陶宛:不折不扣的撮尔小国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北部毗邻拉脱维亚,西南部与波兰、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东南部临近白俄罗斯。
其国土面积只有6.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撮尔小国,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一直不是很强。
13世纪,立陶宛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立陶宛民族,并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年,按照卢布林条约的规定,立陶宛与波兰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这可能是立陶宛历史上最高光的时期。
与波兰为一丘之貉,立陶宛自然也不是什么善茬。彼时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处于强盛期,把周边的国家欺负过了一遍,包括内部不够协调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刚刚兴起的俄罗斯公国。
年到年,沙皇俄国通过战争先后打赢了波兰、北欧和拿破仑法国,将包括立陶宛地区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并入到了俄国。但立陶宛在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上,更偏向于西方,比如德国和瑞典,与东斯拉夫人和东正教显得格格不入。为此,立陶宛还于年参加了反抗沙俄的波兰起义。
可以说,从立陶宛刚并入俄罗斯开始算起,它与俄罗斯都是貌合神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立陶宛被德国占领。德国战败后,立陶宛获得了短暂的独立,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可好景不长,年,纳粹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波罗的海三国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随即出兵,立陶宛再次被占领。为了加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斯大林将大量的俄罗斯人迁到此地,并把大批的立陶宛人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自此,两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一年后,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大军,兵锋直指列宁格勒。在进攻列宁格勒的路上,德军顺道碾过了立陶宛,对其进行了占领。
年,德国又被苏联反推,苏联红军再次占领立陶宛,并通过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划分,在立陶宛成立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把它纳入到了苏联。
立陶宛夹在德国和苏联中间,受两国势力的影响,要么并入德国,要么并入苏联,压根没有独立的选项。不知道他们是否想念几百年前,同时欺负两家祖先的时光。
独立后的立陶宛,满脑子都是对抗苏联和俄罗斯立陶宛曾把苏德战争之前迁入的俄罗斯人称为“卑鄙的外乡人”,立陶宛对于苏联,也更像是“外省”,但二战后的苏联并没有拿它当“外省”。
靠着毗邻波罗的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立陶宛拿到了苏联大量的建设预算,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倾注了诸多资源,将其打造成了苏联最富裕、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意是“先富帮后富”。但立陶宛深受小布尔乔亚思想的影响,以为自己的发达是奋斗的结果,它并不想帮助内地的穷乡亲们,还大谈“劳动致富”,指责内地人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结果,苏联强制执行了“拉平”经济政策。苏联把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的很多物资,分配到了内地,支援到了边远地区。立陶宛等国因此怀恨在心,时刻准备倒向西方。
年,当苏联面临危机时,立陶宛第一个跳出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但苏联不予承认。直到解体前2个多月,行将就木的苏联无力维持统一,才不得不承认立陶宛独立。
独立后的立陶宛,满脑子都是对抗苏联和俄罗斯,他们把苏联描绘成“压迫者”,自己是“受害者”。在政治上,立陶宛全面“回归西方”,先后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在经济上,立陶宛通过欧盟的大力援助,完成了产业私有化转型,逐渐成为了欧洲反俄的前沿阵地。
既反俄又反华立陶宛不仅反俄,还铁了心的“反华”。
去年10月,立陶宛举行大选的时候,新政府就直接放话说,它们“支持为自由而奋斗的台湾”,并扬言要在台湾成立代表处。立陶宛方面声称,鉴于脱离苏联的历史经历,立陶宛对台湾“受大陆威胁”能“感同身受”,立陶宛的政客和“社会精英”甚至还联名上书总统,支持设立在台代表处的决议。
进入年,立陶宛又频频杠上中国。先是不断放风在台湾地区设立代表处的决议,然后又紧跟美国,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并宣布要退出中国与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6月又跟紧美国步伐,准备向台湾地区捐赠2万新冠疫苗。
历史原因导致立陶宛反俄,我们可以理解。但中国与立陶宛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这个撮尔小国为什么要高调反华呢?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它又怎么敢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呢?
其中一条原因是,中俄已经全面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反华”是反俄的进一步延伸。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立陶宛需要通过大力“反华”,吸引国际上的注意,刷存在感。同时也是给美国和北约纳投名状,从而争取西方大爹们的援助。
拜登
“努力傍上美国”作为90年代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国,“反苏”“反俄”,是立陶宛的“立国之本”,也是立陶宛的“生存之道”。
和经济转型时差点崩溃的俄罗斯相似,立陶宛独立之初,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转型危机。但立陶宛靠着把自己包装成“反俄”前沿阵地的形象,拿到了西方国家上亿美元经济援助,作为一个只有万人口的小国,这些就已经足够了。之后,立陶宛顺利完成了产业私有化、驱逐俄资的经济转型。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原本为了对抗苏联的北约,显得越来越没那么重要,俄罗斯又与欧洲国家关系缓和,立陶宛便觉得自己渐渐失去了“立国之本”。
近些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达成了“北溪2号”的能源合作项目。为了防止波罗的海三国插手,俄罗斯和德国特意将能源输送管道建在了海底,绕开了这些国家,在项目谈判时,俄德两国也没有通知立陶宛。
而法国也主张和俄罗斯搞好关系。欧洲国家都与俄罗斯“友好”了起来,那立陶宛对西方还有什么价值?没有价值的立陶宛,又怎么去拿西方的援助呢?立陶宛“反俄”跳得再厉害,在面对切实利益时,欧洲主要大国们也没把它放在眼里。
而且,东德老太太和东德特工的“合作”,让立陶宛梦回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仿佛在立陶宛的午夜梦回。如果俄罗斯要“清算”,自己作为一颗没有价值的“棋子”,必然会被西方抛弃。
想到这里,立陶宛赶紧给自己找了一条“大腿”——美国。如何才能傍上美国呢?那就跟着美国的方向,大力、高调地“反华”吧。
你越急我越开心由此看来,中国和立陶宛几乎没有什么纠葛,立陶宛“反华”,并不是因为民族矛盾或者利益冲突,而是为了得到美国援助。说白了,就是“跪着要饭的”。
立陶宛的投资国和主要市场都在欧洲,中国对立陶宛的投资每年还不到万欧元,立陶宛和中国的贸易份额也只有5亿美元,可能还没有美国援助得多。可见,两国在经济上联系甚小,所以立陶宛几乎不怕来自中国的制裁,它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也显得有恃无恐。
掀起的风浪越大,越能让立陶宛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受害者”的形象,越能引起美国的注意,立陶宛甚至担心起中国不出手...
对此,中国目前还没有做出过多的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中方坚决反对立陶宛同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并敦促立陶宛信守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虽然立陶宛狂刷存在感,但中国的回应,既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又没有给立陶宛借题发挥,渲染舆论的机会。
至于立陶宛想退出“17+1”合作机制,以某观之,多它一个或少它一个,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反应激烈反而正中立陶宛的下怀,我们对跳梁小丑的表演,大可不必过分在意。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出手了中国这边还没有出手,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就向立陶宛挥去了“正义的铁拳”,给立陶宛整得下不了台面。
7月8日,西班牙总理桑切斯与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一同视察了立陶宛的希奥利艾空军基地,在召开记者会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原来是两架俄罗斯战机驶入了立陶宛。
俄机的到来引起现场一片混乱,正在发言的立陶宛总统被军队迅速带离了现场,西班牙首相也被军方带到了安全区域。同时,空军基地的飞行员们急忙升空,迎战俄机。
谁知,俄机只在附近转了一圈后便安全离开,只留下惊魂未定的众人...
而西班牙首相本来是为了视察,驻扎在这里的北约西班牙士兵,亦没想到能和立陶宛总统一起突然毫无征兆地“遇袭”,然后被军方裹挟着逃跑,场面十分狼狈。
事后北约表示,俄罗斯的两架苏-24战机没有事先提交飞行计划,面对北约空管人员的喊话,也没有进行任何回应,这是俄罗斯在对立陶宛实行武力威慑。俄罗斯方面则回应,俄罗斯战机是例行执行任务,在公海上空飞行,并没有进入立陶宛领空,也没有违反国际法,不需要对北约作出通知。
不得不说,俄罗斯的这一巴掌扇得漂亮。
5月23日,一架爱尔兰航空公司的客机因“疑似装有爆炸装置”,被迫降落到明斯克机场,白俄罗斯政府从飞机上带走了一名白俄政府的通缉分子,这一事件导致了欧盟对白俄罗斯的制裁。
各种制裁中,又数立陶宛跳得最欢。白俄罗斯跟俄罗斯一样,选择了硬刚。
白俄罗斯先是拒绝欧盟商品进入白俄罗斯、或者通过白俄罗斯周转,然后又宣布不再阻止中东难民进入欧洲。
这下轮到欧盟慌了。欧洲与东方的陆上贸易主要经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乌克兰已经乱成一团了,基本的贸易安全都很难保证,白俄罗斯又来了个商品禁行,欧盟的商品恐怕只能绕道北欧了,运输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难民问题更是欧洲的软肋。中东的大量难民涌入欧洲,给欧洲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连法德这些大国都有些招架不住。白俄罗斯这边还开放了与立陶宛的边境,“协助”中东难民进入立陶宛。截至目前,进入立陶宛的难民数量已达数千人。
如果难民潮到来,更多的难民涌入立陶宛,这个人口只有万的小国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7月13日,立陶宛议会以84票赞成、1票反对、5票弃权的形势,通过了一项决议。拘押了大批进入立陶宛的难民,并在边境大量构筑铁丝网,限制、拒绝甚至驱逐更多的难民。
这一下引来了国际上的非议,大部分国家认为,立陶宛的行为侵犯了人权,违反了该国宪法,并对立陶宛提出指责。此时,一向污蔑中国“侵犯人权”的美国,选择了默不作声。
多行不义必自毙。过去,欺负神圣罗马帝国和俄罗斯公国的立陶宛,在近代被两国轮流占领。今天,立陶宛又甘当美国的棋子,扮演跳梁小丑,诋毁污蔑中国。
可见,立陶宛早晚会在失去利用价值后,得到它应有的报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