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積極親美,隨時弄巧反拙

立陶宛是位處波羅的海的小國。

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日前宣布退出中東歐與中國的「17+1」合作機制。

近日該國議會在一項議案中將「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的罪名扣到了中國新疆頭上,該項決議案更促請廢除《香港國安法》,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回顧近期,立陶宛登上了不少與中國有關的外交新聞,年7月立陶宛總統稱,中國在克萊佩達建設深水港的投資可能損害立陶宛國家安全,立陶宛於今年3月宣布將在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計畫。

立陶宛新政府去年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新外交政策,該政策是在該地區乃至歐洲乃至全球範圍內積極推行基於價值的外交。在年1月有暴徒攻佔美國國會後,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里埃留斯·蘭斯貝吉斯(GabrieliusLandsbergis)向西方媒體表示美國是立陶宛等國家民主的「榜樣」。加布里埃留斯·蘭斯貝吉斯他說:有些人可能認為美國已經死了,但我真正相信有些人願意為呼吸民主和共和政體而戰。隨後隨著拜登上任美國總統,立陶宛總統隨即發表聲明希望新任美國總統拜登將波羅的海和東歐地區事務列為美國的優先外交事項。年8月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後,白俄羅斯開始政治動盪。作為最鄰近立陶宛的歐洲國家,基於自身的外交政策準則,立陶宛在白俄事務上變得非常積極,更化身為具體行動。在年10月立陶宛國會選舉後,新政府宣布以價值為基礎的外交政策是其在國際關係中行為的指導原則。立陶宛新政府在新一年外交計劃中定下以下指標:「立陶宛將以擴大在地區內的自由與民主領域為目的,成為區內變革的重要實體。」實際上,這種宣示就是希望以俄羅斯和白俄的反對派以立陶宛為中心,立陶宛極力希望美國重點培植此國成為烏克蘭以外另一個在歐洲的反俄樞紐。美國是立陶宛軍事上的財主,但同時亦成為了立陶宛的主要軍火供應商。單在年,美國向立陶宛提供了約萬美元的安全援助,以幫助立陶宛發展防禦能力。而美軍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東北部的帕布拉德(Pabrad?)部署了一支約名士兵的特遣隊,不過這部隊的部署約一年輪換一次。而立陶宛新政府議程中的目標之一是與美國建立戰略安全關係,並確保美軍在立陶宛領土上的永久存在,其中包括陸軍營和地面防空系統。在年至年,已經有超過3.6億歐元用於黑鷹直升機,美製車輛和導彈,這些採購部分由美國共同出資,作為對立陶宛武裝部隊援助的一部分。立陶宛為了希望得到美軍軍火和長駐竟然以所謂自身價值為基礎作為外交目標。但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和退出「17+1合作」機制,阻礙來自中企的經濟活動和投資是否與立陶宛新政府所訂下的以自由和民主發展的中心的願景相符?可以預期的是中資企業會減少對立陶宛的經濟合作和投資。對中方而言,這樣最多是減少對一個東歐國家的投資,影響不大,因為東歐國家中仍然不乏大量的機遇。立陶宛區域地圖對立陶宛而言,基於外交上的自大和偏見,影響到自身的國民經濟。即使歐盟預期立陶宛年經濟增長率達2.9%,但立陶宛新政府在經濟上反俄、對抗白俄連同反中所引起的影響,難免會對立陶宛疫後的經濟帶來不少問題。立陶宛繼續執行親美政策,一致傾向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政府卻與最鄰近的大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對立,與經濟機遇最多的中國對抗。立陶宛自鳴得意地奉行遠交近攻卻弄巧反拙最終成為遠水不救近火的難堪局面。作者季霆剛為浙江省政協特邀代表、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原文刊載於《橙新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s/9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