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
我为立陶宛和中国政府最近的不愉快而感到难过。早在去年上半年,我就有这样的担心——当我们真正可以再次出国的时候,会遇到当地人对我们的不友好。我并不是说我就百分之百认为这种不友好就是对的,但是在我的内心里,我是觉得它一定会出现,而且有他出现的道理。
立陶宛本不在我的计划中,只是因为凑巧去了加里宁格勒,就把它用做了一个不必回头走波兰的出口——因为我既不喜欢回头,也不喜欢波兰。年9月21日早上,我们离开雷巴切,分两个方向去往立陶宛。瑞希往东去基巴尔泰,我往北去尼达和克莱佩达。
所以如果严谨一点说,我的行程,应该只能算是克莱佩达之行,而不能说是立陶宛之行。因为它不是明道加斯的立陶宛,也不是雅盖隆的立陶宛,它是汉萨的立陶宛。
本来我是计划从克莱佩达搭民工船去往基尔,结果却发现恰好有一班廉航从临近的帕兰加飞往多特蒙德。于是我知道,我可以有一个中午的时间来逛逛这座被德国人成为“梅梅尔”的东普鲁士名城。大巴很快就穿过了半个沙嘴,熊国关口几乎和我走过的很多个他们的关口一样,非常的标准而严苛,警察也都是一张张标准的旧社会狗熊脸。到了申根关就完全不同,不仅建筑显得现代轻松,而且工作人员也友好的讲起英语——熊国关是完全不讲英语的——可能立国的这位警察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拿着中国护照的人从这里经过。
大巴继续前行,在尼达做短暂的停留。尼达也非常小,但是和雷巴切就完全不同,完全没有那种荒凉的野性的感觉,而是到处显出商业开发的气息。也有很多明显是来度假的游客熙熙攘攘的围拢在纪念品摊位的周围。
大巴到达终点,几乎已经是沙嘴的最北边,却并不过海。下车步行不到米,码头上已经有一艘很大的渡轮等在那里。渡轮是免费的,仿佛是专为等这趟车的到来,我刚刚找位置坐定,就已经开动了。
从渡轮上看对面的城市,既不像一座苏联城市,也不像西欧或者东欧的老城,也几乎看不出什么汉萨城市的感觉。倒是很多古怪的现代建筑,显得有点像中国和美国的城市。
在码头上,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前一晚在地图上已经查到的“爱肉人”餐厅,码头上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很大声音的流行街舞音乐从广场音箱放出来,也与加里宁的那种有点庄严感的安静完全不同。我坐下来吃肉,也观察旁边的人,从服务员到其他食客。他们讲着不同的语言,但是都有同样的一个特征——贯穿我整个立陶宛之行的特征——就是友好,也别的友好,带着轻松和热情——与一水之隔的加里宁那种庄严的礼貌和安静如此不同。
等我吃完这很大的一份肉,已经有了长出一口气的感觉,可以开始轻松的去逛这座城市——这座欧盟城市、这座申根城市,这座东普鲁士的汉萨城市——克莱佩达。
张峰at欧洲资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