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科特迪瓦

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来非洲时的场景。从巴黎飞往阿比让的飞机刚起飞不久就遇到了强烈的气流,颠簸得连我这种还算是蛮经常坐飞机的人都开始有些惶恐不安。我当时就在想,就算真要发生什么事故也一定要等到飞机进入非洲大地的上空再发生,这样我这一生也算来过非洲,实现了这个梦想,我的遗憾会小很多。

当然,后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飞机顺顺利利地降落在了阿比让机场仲夏的夜晚。刚下飞机时湿热粘稠的空气迎面扑来,其实并不是很令人舒服,但是我当时兴奋的真是连走路的脚步都压不住,总觉得轻快地随时要跳起来。阿比让,你好,非洲,我终于来了。

我的人生至今大概都没有几个像当时那样兴奋的片刻。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阿比让的机场大道上的灯火辉煌就已经有点出乎了我对非洲的印象。机场的大道啊,这三年来我来来往往开了多少回,接了多少人又送了多少人,现在终于轮到我也要被永远地送走了。机场还是那个机场,灯火还是那般辉煌,空气还是那般湿热粘稠,送我的还是当初接我那个的同事,美丽的阿比让,美丽的科特迪瓦,我可以对你说一声晚安吗?

来非洲工作的念头在我刚到法国读书的时候就产生了,后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一点有关于非洲的书,还曾经装模作样写过一点关于非洲的评论。其实那时候的我哪里懂非洲,我哪里知道这片奇特的非洲大地的广度和深度真的是那些没有亲自丈量过的人所难以体会的。我现在深深地觉得,我在来非洲之前大多关于这里的想象都是偏颇的,错误的,甚至是相反的,

当然,我现在一直在和别人说,我们不应该把非洲当做是一个整体来谈论,非洲五十几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即使在我经常出差的西非这十来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自然风光,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的友善程度,甚至长相都各不相同。就好像越南和哈萨克斯坦和叙利亚同属于亚洲,但是我们大概不会把他们当做是一个类型的国家来谈论吧。非洲大地上的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色彩斑斓,诸如科特迪瓦藏身热带雨林的绿,诸如塞内加尔濒临大西洋的蓝,诸如尼日尔背靠撒哈拉的黄。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山高水长,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天方夜谭。三年的时间之后,我对非洲的好奇没有丝毫的减少,走遍这篇大陆的愿望更加的强烈。

我只想谈谈我常驻的科特迪瓦。将近三年的时间里,这里是我的家。

科特迪瓦哪里和我来之前想象的非洲不一样呢?

首先是人。科特迪瓦人的热情友好,善良朴素真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之前对于人性的认知。我经常给别人举问路的例子,如果是在马里街头问路十个人中十个都会给你答复,在法国十个人中大概七八个给你回复,在中国,十个人中能够有四五个能给你答复也差不多了。而如果你在科特迪瓦的街头问路,十个人平均有十二三个人会给你答复——连那些闲在一旁的人看到你面露难色,可能都会热心肠地跑过来给你出谋划策,虽然常常会指错方向。在科特迪瓦的三年时间里,我有过太多这样善意的经历,某天打车司机没有零钱找我,就不收我的钱;某天在乡下开车陷入泥沼里,半个村子的村民们都出动帮我推车,某天路过一所中学,校长就硬拉着我给要我参观学校;某天门卫为了帮我买个东西步行找遍了小半个阿比让。例子太多太多,我怕我说不全,所以我都没有说,我怕我说不好,所以我都没有说。

肯定会有很多国人同胞们会说我怎么就不提提黑人们的懒惰啊,贪婪啊,不靠谱啊。我想说,作为一个在95%的同事是黑人的公司中工作,我所承受和忍受的黑人之苦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在当地的国人同胞要少。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何止是无数次被黑人的不靠谱折磨到抓狂甚至狂怒,因为黑人的配合不力丢掉了多少业务,因为黑人的低效浪费了多少时间,我还不是几乎每天都要和黑人同事吵,和不遵守交通规矩的黑人司机吵,和蛮不讲理的拦路警察吵。但是,我坚定地认为绝大多数科特迪瓦黑人本质上都是极为的善良和友好,从人之为人的角度,我真的非常愿意和他们相处。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过当地的黑人,“这个世界上或许就是有那么一些地方那么一群人,在他们的观念里生活并不是一个需要被人为施力改变的进程,很多事情做的好就做好,如果做不好就算了,日子能过的宽裕点就好,如果不能的话就算了,能活着就好,如果不能活着也就算了。这些地方没有野蛮的斗志,也没有不息的欲望,没有打了兴奋剂般的拼劲,没有不安本分的理想,甚至没有深入骨髓的爱恨情仇,不知紧张与压力为何物,生活的严重性几乎为零,保持着与现代社会的人性距离。”

所以,非洲是发展不起来的,大多数来过非洲的人大概都很快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这片土地上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而言,致富和发展并不是人生的要务,重要的是当下的快乐。即使生活的客观条件再有限,也随时可以快乐起来,我们的大办公室里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欢声笑语,家里的女佣做饭做着做着就边哼起歌来,马路边上的小朋友动不动就开始跳起舞来。钱包丢了,失业了,失恋了,生病了,被人家揍了,没有关系,?avaaller.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难过超过三十分钟的,如果有,那就最多再难过十分钟吧。而且是那种越是远离城市远离现代社会的地区,人们的快乐就越纯粹越浓烈,我曾经在某个部落的节日庆典中被当地人狂欢的舞蹈感动的泪流满面。引用一句我的朋友的话:在还没来非洲之前真的不知道原来人类可以如此的快乐。

大概也是因为我终究是的个性格阴郁的中国人吧,所以我真的特别羡慕科特迪瓦人那种纯粹的快乐。其实,这三年我在阿比让过的并不算太开心,工作上的烦恼与困难总是多过成就,工作之后绝大多数的时间只能在独处中度过,缓慢的网速又剥夺了许多独处的乐趣。寂寞一直是生活的总基调。寂寞的阿比让啊,如果我今天走了,你会不会更加寂寞呢?

每个旅过非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洲,爱她恨她认识她离开她留念她忘记她。我的非洲叫做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或许是我特别幸运,我真的非常爱她,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已经想好了她的名字就叫做Ivory。

阿比让雨季的夜晚清凉如水,微风从大西洋吹来,每一个夜晚都不一样,每一场雨都不一样。三年了,我该是有多么了解这座下雨的城市啊,我知道每天哪个时段哪儿会堵车,从哪条小路可以抄到近道,哪条小路上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路坑,哪个路坑三年里被填补了多少次,可是每次修复之后,不过几天又会变成一个更大的坑,这些汗流浃背的黑人兄弟们顶着炎炎烈日辛勤地劳动,却总还是把工作做的一团糟糕,该怎么办呢?调皮的孩子们,就在路旁踢球,穿着脏兮兮的衣裤和塑料球鞋,他们的梦想是成为德罗巴,是亚亚图雷,可是大概没有人教过他们,在学校里面好好读书才会是更实际的改变人生的道路。许多年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在大马路上汗流浃背顶着热带炎炎烈日从事体力劳动,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在同样的时间下班时和同样的朋友坐下来喝同样啤酒,就可以开心上一整个晚上。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呀。每一天都从同一个地方升起的太阳,均匀地普照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和每一个人,然后在同一个地方落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许多许多年以后我再回来的时候,这里还会不会是她现在的样子呢?

至少那时候的我,一定不会再是现在的我了。

小时候对我而言,进一趟福州城就是一次远游,直到初中毕业我才有机会第一次离开福建省去了一趟上海,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有机会坐飞机。高中毕业去武汉读书,十八岁的我第一次背井离乡,开始了人生远方的旅途。后来出了国,渐渐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坐的飞机越来越多,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离别的感伤也总是越来越多。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每个人最终总是要奔向没有边际的大海。但是,我们不都继续留在这个地球上吗,我们离得并不太遥远,不是吗?阿比让的川流不息中没有我,她不会因此改变过一分一毫,可是阿比让的川流不息就像复刻版一样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这片大陆带给我的太多太多,改变我的太多太多,我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待够,而是至今从来没有能够给这里回报过什么。临走前和一个朋友约定,这辈子一定要一起回来在这个国家建一座图书馆,立此存照,我们总有一天会做到。

我会好好地珍藏关于这所有一切美好的记忆。

晚安,科特迪瓦,晚安,非洲。我们下次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s/10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