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首先,感谢大家能花费宝贵的且有限的时间来看我写的这篇东西。本文共有字,阅读仅需5分钟。
前一阵《吐槽大会》体育专场上了热搜。
作为《吐槽大会》的忠实观众,几乎一期没拉的看了所有的剧集,还有衍生的《脱口秀大会》
今天我们不谈吐槽大会,等以后再专门写一篇来探讨。
我们今天聊的是李诞和他写的《扯经》,也是锋叔选的荒诞三部曲的最后一本。
李诞其人
从王自健口中被建国打的蛋蛋,再到如今的诞总。
李诞能火,靠的是自己的才华,什么是才华?就是能够创造出大家喜欢看的内容。
李诞、李诞媳妇包括笑果文化,近来都是丑闻不断。为什么他还是没凉呢?
归根到底,还是和郭德纲的德云社一个道理,本事在哪呢?就是有办法让观众笑。
所以几乎没人去否定李诞的内容创作能力。
李诞最知名的一句话"开心点啊,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带着一股独有的“丧”气。
有人说,李诞对世事看的太过透彻,他的丧,他的插科打诨,都是顺从当下的潮流。话说的不无道理。
他在十三邀中,和知名文青许知远进行了一场对话,一个自以为已经看开了的文青遇到了一个不想顺从的文青。
因而,李诞也少有的显露了一些自己的真诚。
他坦陈自己也曾想过改变世界,后来发现世界就是那样,有没有他李诞根本没关系。
那么,不如让自己活的舒服一点。
其实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啊,自以为看了很多的书,懂得了很多的道理,看透了整个世界。
却没有想通过自己的知识对抗世界的不公,而是选择了顺从。
我们都听过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能看清世界的也很多。有些人选择虽千万人吾往矣,有人选择顺其自然。
李诞自以为看透,其实更像年轻人刚刚读了一些书,自以为掌握了世界真谛而已。
他说自己懒,传播丧文化,引领跟随社会潮流。但本身却是十分努力的。
他在每一个节目中都在努力学习新的技能,跟袁弘夫妻学习相处之道。跟何老师学习如何控场,看名人传,学习企业管理。
大张伟说李诞:“他的不努力都是假的,他疫情期间还写了一本书呢?”
大家看到了,李诞很像我们在学生时代遇到的那些学霸,明明很努力学习到深夜,考的很好,非说自己在玩游戏。
最可恨的自己还真信了。
这几年,他不再传播“丧”文化了,因为他成名了,进入了新的圈子,不是当初那个默默无名,写一个段子50块的蛋蛋了。
地位不同,眼界不同了,对人生的认识也开始更加的丰富了。
扯经
很早的时候,李诞和王建国有过一次争论,他们讨论是怎样才算作家。
李诞认为能写出严肃作品的人才算作家,而王建国则认为写作的人就是作家。
李诞写了好几本书,但除了《扯经》我几乎都看不下去,为什么呢?
不知道,就是感觉很别扭,怎么别扭呢?
大概就是你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已经给了你一个庚深蒂固的形象。而在他的书中,所有文字表现出的作者形象,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出戏,对,就是出戏。
看来,不光好的演员不能参加太多的综艺。而想成为作家,也不能,因为没了神秘感的作家,同时也让大家失去了幻想的空间。
还好,李诞不算作家,也不是靠写字吃饭。
《扯经》其实原本就是李诞在网上写的一个个段子,所以它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你可以叫它笑话集,可以说他是微博汇总,但不能叫它是一本书。
具体说这本书。
又是寺庙,又有一个小和尚,又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师父,又有一个活泼的小女孩。
从看它的第一眼,你就能看到《长安乱》的影子。
而它又和《长安乱》不一样。
韩寒不屑于与读者共鸣,怎么开心怎么写。李诞不行,他靠讨好读者吃饭。所以李诞的《扯经》更讨喜。
这个时代是碎片化的时代,就像我们不听一首完整的歌,不看一部完整的剧,而是就听精华的十五秒旋律,就看抖音短短的视频。
从博客到微博,从韩寒到李诞,正好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
韩寒是构想一个故事,只为了更舒服的写出那句喜欢的话。
而李诞更直接,他干脆不要故事,用一个段子就能总结出一句金句,或者干脆就是一句话。比如:
“小和尚,听说你喜欢我?”
“不好说喜欢,只是看见你会乱。”
“听说你还想娶我?”
“不好说想娶,只是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小北,今天天气晴好,但过一会儿可能会下雨,我现在在想你,但过一会儿可能会更想。
我师父说,世上其实没有比天气更难测的东西。我觉得他说得对,他总是说得对。
小北,不管下不下雨,过一会儿我都会更想你。”
看别的书,是从里面摘录几个经典的句子,而看《扯经》就省事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句子集。
李诞在《扯经》中讨论佛法,讨论现实,但更多讲的是爱情。处处都是动人的情话,而又有谁会不喜欢温馨又搞笑的爱情呢?
李诞甚至给男主角取名澈丹,这是明白的告诉了我们,他写的就是一些扯淡的对话。
但是我相信,作者虽然自嘲,创作内容时必然也是认真付出心血的。
等李诞成名了,有机会出书了,他把《扯经》和后来写的一系列黑色幽默故事合成一本书出版,名字叫《笑场》。
书名取自李诞的一句话,“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
他说自己更看重《笑场》中《扯经》后面的短篇,说写的时候实在开心。
但更多人喜欢的还是澈丹和小北的故事。
或许这就是属于文人的坚持,他很清楚大家喜欢看的是什么,也想着顺从大家的想法,但是某些时候,自己又自我纠结,最后选择了自己喜欢。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割裂的李诞,想完全顺从这个世界,又想着做些什么。
上一周,《吐槽大会》体育专场被停了,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好好的做自己的洗白大会呗,但还是想着去试探中国吐槽的边界。
而在现实和理想中摇摆纠结,又未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状。
总结
从《受戒》到《长安乱》,再到《扯经》。
其实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人的幽默方式,汪老的豁达而浪漫,韩寒的讽刺和不羁,到李诞的接地气和耍贱抖机灵。
我不会去评价谁更好谁更坏,每一本书都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受众。对于我们而言,喜欢看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的最后,愿我们,都能学习做一个快乐的人,不仅仅是会吐槽自嘲,也要学习面对艰难生活的豁达乐观态度。
开心点,朋友们!
小编有话说
我已经将《扯经》PDF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