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英国祷告
英国,人口,62,,首都,伦敦,种族,英格鲁莎克逊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官方语言,英语,基督教比例,5,8%
英国简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1]总人口超过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3.9%。[2]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3]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倍,[4]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地位被美国取代。不过,现在英国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七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当地时间年1月31日23点(北京时间2月1日早上7点),英国正式脱离欧洲联盟
宗教情况
许多人只能痛心承认,英国的基督教面临着永久的衰落。在布伦街上,孟加拉人风雨无阻地在周五举行露天聚礼,而这项仪式肯定只会越来越盛行。
邻近的两个基督教堂如果不能吸引更多信众,将来只会被挪作他用。也许数年后的某天,东方圣乔治教堂很可能又聚满了信众——只是不再是基督徒了。(编译:张露露)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祷告,天父你曾使这个国家伟大,因他们跟随你的训诲,你曾赐福给他们,使他们得以祝福世界各国,但如今他们背离了你藐视你的律例,招来了你的审判,废了你的律法照自己以为对的去行也跟随了世俗人文主义,使他们脱离了你保护的双手,以致于难以抵挡仇敌,他们的国家充满了暴力与犯罪,对异教容忍与接纳原本的祝福变成了咒诅,主啊求你怜悯他们,让你真实的教会合一在一次为你扬声,我们为国会基督徒仪员祷告原他们勇于承担,透明,正直与怜悯,在政治财经金融媒体领域帮助他们用慈爱公义取代物质主义,向更多的无辜受害和贫困的人施怜悯,为他们破碎的家庭的问题祷告,许多被忽略的孩子用性用毒品和酒精来弥补,失去爱与保障,主啊祷告求你使他们在一次看重你的律法,因此为他们设立安全与生存的界限,当这个国家被震动分裂陷入混乱之际求你挪走对福音的冷漠与敌意,求主赐下恢复与医治,使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能在次兴起蒙福并成为世人的祝福。
代祷题目1,愿属灵复兴将生命气息吹进淹淹一息的教会及无数冷漠刚硬的心
2,福音的影响力转化改变贫民区
3,大量涌入的外国人能接触到充满活力的基督徒见证。
二,为印度祷告
地理位置,亚洲南部,人口,1,,,,首都,新德里,种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米尔族,宗教,印度教,基督徒,2,2%
印度国家简介,
1,国家环境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直到现代,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印度,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是工厂,还是学校,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在印度,可以说处处有神庙,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区,街上的行人路过一座神庙,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举手击几下吊着的小铜钟,然后在一个容器里放一些钱,接着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片刻。之后再继续赶路。前边若再遇到一座神庙,又会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路边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向他们讲述各种神话故事。
由于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
,2,种姓制度
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印度教种姓制度下的妇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妇的境遇悲惨。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给印度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虽然印度经历了经济的现代化以及有关禁止歧视以及结束阶级结构的法律的制订,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的地位依然重要。
宗教情况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印度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当多的伊斯兰教建筑。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时造成了宗教仇杀的惨剧。在现代,印度这两个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3,社会情况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各种宗教信徒的人口构成已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主要教派
1,印度教
印度教信众超过人口的82%,也就是说多达8亿以上的人口信奉该教。印度教由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的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印度教的神有3.33亿之多。印度教经典繁多,教义十分繁杂,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论,也有一些无神论的思想。它既是一种禁欲的宗教,又是一种纵欲享乐的宗教,而在实际生活中,它则变成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风俗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印度教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即所谓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分隔、等级制度、饮食与社交限制、不同集团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权利、职业世袭以及内婚制和顺婚制(即高等种姓的男子可娶较低种姓的女子,反之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仪式相当繁复。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经过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种圣礼。
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地位仅次于印度教,信奉者约有1.2亿左右,公元8世纪前后由阿拉伯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时期,伊斯兰教在印度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定为国教,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伊斯兰教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泰姬陵和其他陵墓是莫卧儿王朝的礼物不少印度教徒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由于倾慕该教教友平等的思想,纷纷改宗信奉,当然也有一些是被迫改宗的。安得拉邦,80%属于逊尼派。印度穆斯林分两种,一种是移民叫阿失拉夫,一种是本土皈依者。阿失拉甫头两者是阿拉伯人,后两种是普什图人与蒙兀儿人,本土皈依者是贱民与首陀罗占绝对多数。
3,基督教
基督教信徒超过万,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外信众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传,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时就已传到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该教。另外,由于传教士的说教和教会的善举(如在落后地区修路架桥、医院、学校、孤儿院等),影响不断扩大。
4,锡克教
锡克教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经过改革的一个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个反对种姓的支派,是对婆罗门统治和教义的一种反叛,后来又在反对穆斯林的统治中形成了军事力量。它的产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两大文化融合的产物。大约年前,锡克教创立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创立者是那纳克(生活于—年间)。该教强调信仰唯一的真神,认为各种宗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但反对印度教的祭祀制度和一切形式的礼仪,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寡妇殉葬和重婚,主张消除教派间的对立和冲突。锡克教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反五K”。“四反”,即反对禁欲,反对繁琐的祭祀礼仪,反对多神论,尚武但反对强权政治。“五K”是锡克教徒毕生实践的五件事的印地语缩略语,即Kesh(蓄发留须);Kanga(佩戴长梳);Kachh(包裹头帕),Kara(右手戴钢镯);Krpan(身配短剑)。锡克教徒男子名字后面均加“辛格”(意为狮子)二字,以勇猛彪悍著称。
5,佛教
佛教是其诞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达毗罗卫王国(今属尼泊尔),由始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佛教在印度曾获很大发展,一度近乎普及整个次大陆。孔雀王朝时达到鼎盛。当时,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实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发展。贵霜王朝时代,佛教仍有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急剧衰落。19世纪开始出现复兴,20世纪50年代以来僧众人数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讲,势力比较弱小。
祷告,亲爱的天父,我们为印度这个国家献上祷告,印度全国上下膜拜数以万计的神明,主求你降临从喜马拉亚山祷南端摩林角从孟加拉求你的同在唤醒这地的百性,触摸他们的心让他们的灵魂苏醒,快快回转归向你,主啊有许许多多的人迷失在偶像崇拜的黑暗里,求你用你奇妙的福音挽回他们,让他们可以来寻求你,我们也求主愿你的话语能在这个国家广传,拯救千千万万不认识你的人,求主赐福内地的部落,触摸那谢人的生命,让他们得蒙拯救一个也不失落,也为他们的寸庄来祷告,愿他们能听到福音的好消息,印度境内有许多语言都没有自己的圣经。求主兴起合适的工人,可以使用母语向各族群述说神的福音,主为印度贫困的人祷告,尤其是没有母亲的孤儿,求主让他们懂得来信靠你,并且荣耀你圣名,主虽然许多的百性不认识你寻求你,主让你的教会作光作盐,也能帮助教会多多差派工人出去宣教,也求主复兴教会,从新赐下火热的灵,并且让教会的领袖有真实的生命,可以带出你话语的能力,再次把印度交给你相信你的同在要充满这地复兴这地,预备百性迎接主的在来,奉耶稣的名祷告。
代祷题目
1,求神使他们在混乱的假信仰中能归向真神,能脱离疾病与痛苦得着真平安
2,求神复兴当地的教会,为他们开传道的门,带领人归主。
三,为叙利亚祷告
地里,亚州西部,人口,22,,,首都,大马士革,种族,叙利亚人,亚述人,库尔德人,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基督徒,0,1%
叙利亚简介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语,简称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1]
叙利亚在公元前年时就有原始城邦国家存在,[2]公元前8世纪起,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年4月17日获得独立。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从年年初开始,爆发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2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宗教简介
绝大多数bai(90%)的居民信du奉伊斯兰教,约有.7万穆斯林zhi。阿拉伯语是国语。
伊斯兰教的传播
叙利亚是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国。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开始传入。在此之前,叙利亚先后受罗马帝国和拜占延帝国统治,国内居民信奉基督教(主要是东正教与基督一神论教派)。公元年,阿拉伯军队攻占大巴士革,次年,征服叙利亚全境,大马士革成为伍麦亚王朝首都,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得到高度发展,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了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到十一世纪,叙利亚已完成伊斯兰教化和阿拉伯化过程。
同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叙利亚也是一个伊斯兰教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有许多有价值的建筑物。如:清真寺(仅大马士革就有二百六十余座),伊斯兰学校、陵墓等。在国家最南端的布斯拉城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欧麦尔清真寺,或如民间所称呼的「母驼靠留处」。据传说,载运第一部《古兰经》到叙利亚的母骆驼曾在此歇脚。伍麦亚王朝建立的著名的大马士革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举世闻名的的杰作,该清真寺于八世纪初由基督教堂改建而成。
叙利亚国民教育中很重视《古兰经》、伊斯兰教法等的学习,在国立的中、小学中,宗教是必修课。国内设有专门的宗教学院,如年在大马士革大学附设的伊斯兰法律学院,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和教法,为国内各中学培养宗教课教师,还附设专门的教师进修班。在该学院学习的,除叙利亚人外,还有外国留学生。
自叙利亚复兴社会党执政以来,宗教的影响逐渐削弱。年宪法条款中取消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伊斯兰教事务由宗教基金部主管。
叙利亚伊斯兰教徒分属逊尼派和十叶派,逊尼派占全国穆斯林的百分之八十二,十叶派占百分之十八。
在叙利亚,逊尼派的四个教法学派都有信徒,哈乃斐教法学派占逊尼派信徒的一半,罕百里、沙斐依、马立克教法学派各占六分之一。苏非派的秘密团体和兄弟会在叙利亚也有活动。逊尼派的宗教
祷告,垂听我们祷告的主,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近你,我们圣洁慈爱的上帝在你没有难成的事,主我们带着信心与把握来到你面前在你没有难成的事,求主以慈爱怜悯的眼光看待叙利亚,求主按手在叙利亚这个国家栽种和平,安全保障和你的=爱在这个国家,主啊盼望你将智慧赐给叙利亚的执政者行出你的旨意,让叙利亚的百性认识你是真神,认识订十架的耶稣,主啊叙利亚的百性干渴疲倦,他们需要你的话语,他们需要知道你与他们同在,求主让他们渴慕你的话语,让他们真心归向你。奉耶稣的名祷告。
代祷题目,1,大批失业的青年成为伊斯兰教的激进分子愿他们能得救。
2,叙利亚能带头促进和平。
3,更多的基督徒工作者有受训去接触众多未听过福音的穆斯林。
四,为瑞士祷告
地理位置,欧州西部,,,首都,伯恩,种族,日耳曼人,宗教,天主教,基督教,4,4%
瑞士简介
瑞士联邦,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国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伯尔尼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
瑞士历史上曾有雇佣兵制度,后来才改采武装中立。[2]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年8月1日,乌里州、施维茨州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国之始。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3]此后瑞士从未卷入过任何形式的战争。年制定宪法,设立瑞士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但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社会最安定、经济最发达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4]。其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欧洲仅次于卢森堡。瑞士还是世界上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年10月28日,瑞士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年至年
宗教简介
据年统计,瑞士人中53%为基督教徒(其中多属加尔文教派),46%为天主教徒.裴斯泰洛齐认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儿童.当爱和信赖在儿童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瑞士人以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在瑞士4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信奉基督教新教的有44.3%,信奉其他宗教的占8.4%.从地域分布来分,东邻东北部诸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其余地区信奉新教
据统计,瑞典人大约有275人属于自由教会,在瑞典生活的移民中约有9.2万人信奉天主教,10万人信奉东正教,50万人是穆斯林
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基督教信奉者44.3%天主教信奉者47.3%其他宗教信仰8.4%在瑞士,大部分人相信基督教.
瑞士文化习俗瑞士当地习俗瑞士的官方语言有三种,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从侧面表现出瑞士是一个地处欧洲中部,多种文化交汇地带,瑞士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其中77%的国民信仰天主教或是新教,瑞士的婚丧
祷告,亲爱的天父我们感谢你,我们向你献上感恩,多少世纪以来你赏赐瑞士诸多恩典,你多年保守这个国家有特别的目的,你要使用这个国家祝福世界各国,求神使他们不依靠与强权结盟求平安,求主饶恕他们行了许多神不喜悦的事,不在追求物质的富足,求神使他们得着真正的生命的富足,求神使瑞士在一次成为万国的祝福,瑞士是在年前与神立约,奉献全能神而创建,主愿这个约定不停息,求神在一次感动这个国家除去一切神所不喜悦的事物,能彰显神的荣耀与能力,成为各国的祝福。
代求题目,1,求神引导瑞士寻见只有他能给的恩典慈爱真正的祝福。
2,愿瑞士回归年前与神立的约成为跟随神敬畏神的国家。
五,为乌克兰祷告
地理位置,欧洲东部,人口,45,,人首都,基铺,种族,斯洛伐克族,土耳其族,宗教,基督教,犹太教,语言,乌兰克于,俄语,基督徒,3,8%
乌兰克简介
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Н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1]
9世纪时的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东斯拉夫人历史的开端[2],直至12世纪分裂。14世纪起乌克兰先后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年建立哥萨克酋长国,在大北方战争后,[3]遭到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分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其余少部分为奥匈帝国侵占。在一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曾短暂独立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年建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年通过《主权宣言》。年8月24日重获独立。[1]
乌克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乌克兰工农业较为发达,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1]年11月25日,乌克兰武装力量根据总参谋长的命令进入全面战备状态。
年9月5日,乌克兰最高反腐法院成立。最高反腐法院的任务就是让腐败官员受到应有惩罚,让国家、社会和投资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宗教情况
乌克兰族大都信仰东正教(乌克兰语:Правосла?внаЦе?рква)。乌克兰在文化上受欧洲特别是波兰、立陶宛等国的影响较大,乌克兰西部地区在宗教信仰上也与其相近似,信仰天主教。
乌克兰独立后,国家制定的宪法宣布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主义,没有哪一种意识形态被国家正式尊奉为必须信仰和尊崇的,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干涉宗教活动。过去曾被没收的或占用的宗教设施及财产均予以归还。
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利于各种宗教派别的自由发展。苏联解体后,在乌克兰,许多人失去了原有的正统信仰和观念,对政治冷漠,在这种情况下,信奉宗教的人数逐渐有所增加。东正教和天主教有一定发展。
祷告,亲爱的天父感谢你,我们为乌兰克祷告,主啊愿你的恩典怜悯临到乌兰克的四千五百万让民,愿他们悔改愿他们能来认识你接受你成为他们的人生救主,主我们为数以万计的艾滋病患者祷告,原他们透过患难认识唯一的真神,主我们为吸毒酗酒的青少年让他们明白你是道路真理生命,主求你医治这些在患难中人们的身心灵,主让他们知道在你里面有盼望,让他们知道万有都是你掌权,求主保守一夫一妻这样的婚姻的稳固,为家庭祷告愿父母与子女和好,奉耶稣的名祷告。
代祷题目,1,愿乌兰克的弟兄兴起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2,愿神来触摸医治安慰受伤的人。3,愿许多人在极大黑暗中寻求真理与真光。生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