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pf.39.net/bdfyy/
↑↑↑
在前段时间《吐槽大会》第五季总决赛上。
冠军不是夺冠呼声最高的易立竞,也不是稳扎稳打的阎鹤祥,而是从头闹到尾的大张伟。
他在台上连唱带跳说着——
“小丑就是我们自己”。
有人说大张伟根本不是吐槽,而是胡闹:
“大张伟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为什么这么多人分不清嘴贫和幽默?”
“脱口秀和吐槽冠军告诉我们:热闹就够了”
也有人说大张伟与音乐的结合,开辟了脱口秀的新方式:
“他为什么能赢?因为他目的单纯,他就是单纯的想让大家开心”
“大张伟实至名归,生活中和舞台上基本一致,无非就是拿着音乐融合了说话,能脱口而出的不就是脱口秀吗
但不管怎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集“黑”与“红”于一身的矛盾体。
娱乐圈第一“烦人精”
到底有多“肤浅”?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特别多人讨厌大张伟?”
有人说抄袭,有人说low,还有觉得他说话太快,一口京片子味。
骂他的总是千奇百怪。
夸他的却出奇的相同。
说到大张伟,蝉主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几个关键词。
前摇滚乐队主唱?新晋脱口秀之王?综艺咖?人类最强气氛组?
亦或是王自健那句“没打过大张伟,就不是北京孩子”这个梗?
的确,在大张伟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
我们很难定义他到底属于哪一个,因为每一个标签都是他。
他自称是综艺的“网约车”,一年登47个节目,成了各大综艺的收视保障。
对此,他毫不避讳地说“什么活儿都能接的人”“酒店趴活,开路就走”。
综艺上的多,骂声也多。
在《密室大逃脱》里,他与郭麒麟、邓伦并称为“京津冀三怂”,出糗是常态。
在《跟着贝尔去冒险》,抱着贝尔大腿哭,好几次都怒气冲冲要退出。
虽然“怂”,但怼起人来一点也不嘴软。
在《乐队的夏天》理想主题赛中,盘尼西林的主唱小乐总结了一句:“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就这样吧。”
场面一度很尴尬,但大张伟却直接回怼:“有人说过你装吗?你做摇滚乐为什么要这么装呢?”。
在《天天向上》,张柏芝大讲自己喜欢煮菜,“生小孩以后,我儿子他们喜欢的菜都是我自己煮。”
大张伟听完三度质问“分别喜欢什么菜?”
即使遇到同样“见谁怼谁”的蔡康永,依旧不落下风。
两人参加同一档综艺,蔡康永指着台下的妈妈团,说你出道的时候她们还是少女,大张伟立马就回了句我看到您的感觉跟见到赵忠祥一样。
乍一看像是说话不经过大脑,故意让人下不来台,可细细品,句句都是大实话。
这么多身份和标签,大张伟唯一敬畏的是“音乐人”这个称呼。
他或许在节目里各种东扯西扯,天南地北的瞎聊,唯独不会聊音乐,因为音乐是他最珍重的东西。
“别和我提音乐,一提我就想哭。”
在《乐队的夏天》的总决赛,大张伟在开场唱了一首新歌《我的深情就是个笑话》。
唱完之后,他认真地说:
“我特别感谢《乐夏》给我这个机会,可以唱一首慢歌,因为其他的电视台都会跟我说,咱们来一首闹一点的歌。”
在《天天向上》的大张伟心愿周,汪涵请来民乐大师和民乐乐团现场演绎改编《阳光彩虹小白马》。
他一度哽咽,激动到结巴“是一种被赐予的感觉”。
他也用唱歌的方式参加了整季《吐槽大会》,即便全网却是对他吐槽的吐槽。
玩音乐的人大多会给贴标签:为了梦想,单纯喜欢等灯。
但是大张伟却一次又一次强调,他做音乐就是为了取悦大众,想写一些大家听了都会开心的歌。
歌词:我越用心笑声越大,那就算了,谁当真谁傻,不如装疯卖傻
相比其他身份,他更希望大家叫他“娱乐家”,肤浅、吊儿郎当,不喜欢深刻。
“我的音乐梦想碎了,我就不捡了。”
从“大张伟”到“大老师”,他在千方百计地向我们证明他是一个再“肤浅”不过的人。
但标签再多再怎么变,他还是曾经那个热爱音乐的少年。
从“音乐裁缝”到“综艺团宠”
他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年出生的大张伟,从小对音乐就有不寻常的天赋。
6岁登台演出,14岁组建乐队,15岁出道,16岁崔健亲自帮忙录音。14岁就能写出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静止》,和新裤子一样,成了“京圈朋克”的代表。
很多人对他寄予厚望,但他却怎么烂大街怎么写,创作了一系列口水歌。
那时的他,挑染着红的绿的杀马特发型、肥肥大大的T恤、大金链子低裤裆,成了家长口中的“坏男孩”。
和大多数乐队的终极命运一样,花儿乐队最终走向了解散。
没有人再记得他曾经“天才音乐少年”的身份,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成了“抄袭”、“吸毒”。
他逐渐被市场抛弃,被万人骂,事业一落千丈。
圈内人以他不耻,说他有功利心,为了钱写“口水歌”背弃摇滚。
圈外人嫌他吵嫌他肤浅,一张嘴就是烂梗不断。
而他,也自嘲是“音乐裁缝”
那段时间,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足不出户,大张伟三个字逐渐被人遗忘。
最后,他还是选择入世,疯狂接综艺。上一秒还在接茬抖包袱,下一秒就给观众端上一碗毒鸡汤。
因为他缺钱。
在《百变大咖秀》,他是易中天、他是年画娃娃。
他用他的天马行空为我们的青春构造了一个百变梦,也让别人看到了他的综艺细胞。
16年加入《天天向上》救场,全网都在骂他“爱抢话”、“烂梗王”、“嘴碎聒噪”。
起初大家对他的印象是满嘴丧话,见谁怼谁,随着大张伟语录的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是娱乐圈难得的“人间清醒”。
早在之前,就人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大张伟脱口而出:“喜欢年画娃娃一样白白胖胖的女孩子”。
他从不隐瞒自己有配偶的事实,却很少谈及婚姻生活。
他英语很好,看国外视频无须字幕。
他喜欢看书,每周都会看,有一间被书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房。
狩猎也颇广,会看哲学、心理学,也会看脑洞类的书。
曾经有个素人歌手对他说:“我曾经最开始听的是你的慢歌,现在基本上听到的都是一些欢乐的歌”
大张伟真挚回答道:“我是因为有焦虑症所以才写一些欢乐的歌,来治愈自己”。
其实他从未背叛摇滚、从未背叛自己的音乐理想,从摇滚到流行,从乐队到综艺,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继续他的梦想。
一种最“肤浅”,最“小丑”的方式。
他用最“俗气”话语,说尽了深刻的大道理。
完事,还要摆摆手,对台下的观众说“我不喜欢深刻”。
王菲几度公开表白大张伟:“我就是喜欢大张伟,我觉得大张伟,他不是没有悲伤的那一面,他只是不愿意表露。”
出道二十多年,从来不端着“德艺双馨”,而是整天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插科打诨写着各种“口水歌”。
一边摇头晃脑说着段子,一边对外界说“我一写慢歌就心脏疼”。
他从来不给自己立乱七八糟的人设,但他却是活的最清醒,最透彻的那一个。
虚伪巴脑的人太多
人间清醒的“小丑”太少
每一个喜剧人物,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
他说自己最喜欢“苦大而不仇深”的人,因为这是他认为最高的精神境界。
知世故而不世故,说的就是大张伟。
大张伟圈内的朋友不多,贾玲算一个。
两人在年结识于《百变大咖秀》,一起玩一起闹。
他称她是“仙女”,夸她性格特别特别好,逢人就夸。
在游戏环节,毫不犹豫脱下西装替她挡下水。
他从来不遮掩自己对她的偏爱。
贾玲拍《你好,李焕英》,一向秉承着再熟也要先谈钱再写歌的大张伟主动找上门来想替她的新电影写歌。
贾玲开玩笑问他:如果你写完以后,我不用你歌会不会生气?
大张伟:我现在就生气,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跟人说给人写首歌。
因为他懂她。
所以这个乐观坚强,脸上永远带着两个小梨涡的女孩成了他心目中“苦大而不仇深”的仙女。
如今,爱他的人和讨厌他的人一样多,他依然称自己“像毛巾一般拧巴”。
年过年时,大张伟在直播中说自己好累,想退出娱乐圈,原因是“每天都要想笑话,5秒一个,10秒一个”。
直言自己接通告就是为了挣钱,他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想起来之前躺在谷底的日子。
老实说,大张伟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他活的既通透又格外拧巴。
他爱音乐,却总不被人认可。他想赚钱,靠着综艺二度翻红。他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认可,一方面又讨厌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