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肿瘤,这些方面效果好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近年来,快速上升的各种肿瘤发病率让人胆战心惊。数据显示,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9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与历史数据相比,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

治疗肿瘤,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虽然效果较明显,但产生的副作用让本已谈癌色变的患者更加恐惧。中药药效温和,但疗效缓慢,无法斩草除根,在患者心中也不乏产生质疑。其实,对抗肿瘤,既要坚持西医的治疗,又不可低估中医药在参与肿瘤治疗全程中的作用,综合治疗方能发挥最大疗效。

01中医药在术后护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发现部分中药含有有效抗癌成分,如长春花(叶)及喜树果(叶)、三尖杉、半枝莲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这些含有抗癌成分的中药治疗肿瘤,也确实收到一些疗效。比如术前服用中药,可增强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手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术后发热、贫血、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恢复和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和人体免疫功能。中医药治疗目的主要是中医通过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提高人体对放化疗敏感度和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02中医药在放化疗后的作用

无论应用何种放疗和化疗方案、最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严重的放化疗毒副反应对于一个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要反复多次承受毒副反应的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信念和康复信心的打击远远超过放化疗对身体本身的损害。然而中医药在对抗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方面,以其独有的减毒增效优势和临床疗效被临床肿瘤界所认可。

中医药与化疗相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

(1)减毒:中医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减轻化疗反应及脏器功能损伤,增强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

(2)增效:化疗的毒副反应偏重损阳,扶正固本方药可促进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物质代谢,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增强化疗疗效。

中医药与放疗相结合,主要有三个方面:

(1)增敏: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

(2)放疗的毒副反应以伤阴为主,运用益气养阴生津药物可有效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

(3)通过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改善人体免疫状态,增强抗癌能力。

放化疗中可出现一系列口干咽燥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损伤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产生恐惧心理。中医针对放疗出现的热毒反应和以毒邪内阻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选用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不同治法。

因放疗引起的顽固性放射性肺炎,治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针对乳腺癌、食管癌等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由于热毒灼伤出现的红肿热痛,可选用仙人掌、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捣碎外敷改善症状;乌药、白芍、延胡索等中药亦可缓急止痛,减轻或消除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而诸如复方苦参注射液、参芪注射液、地榆升白片、十一味参芪片、槐耳颗粒、贞芪扶正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均有良好的减毒增效、提高人体应激性、增强免疫功能及减轻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作用。

放化疗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时,使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如香砂、竹茹、法半夏、厚朴等中药可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而植物类生物碱性抗肿瘤药物对周围神经损伤,如秋水仙碱、鬼臼类等,可引起肢体麻木,全身无力,便秘甚至共济失调等症状,中医药对抗方略是活血通络、补肾益气,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03中医药防止或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在中医药研究中发现,扶正类中药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相同效应,可加强或保护人体的有效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如:黄芪、猪苓、五味子、附子、枸杞子、茯苓、丹参、白芍、白术、香菇、山药、石韦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力,不仅能直接杀死癌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可立即激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力,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来杀伤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转移和复发。

04中医药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的作用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的患者,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使基因靶向治疗药物如虎添翼,相辅相成,疗效显著提高且其副作用明显减少,减少皮疹、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传统中药虫草、桑寄生、香菇、肉豆蔻、桑白皮、茯苓、白术、枸杞子、薏苡仁、当归、肉桂、赤芍、金银花、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中药配合靶向、免疫治疗,可达到增敏及减毒增效的功效。

05肿瘤食疗基本准则

1.避免致癌物及不良饮食习惯

要坚决避免腌制食物、烧烤食物、熏制食物、油炸食物、霉变食物以及隔夜菜、反复烧开的水等有致癌风险食物的摄入。一些过多添加食品添加剂,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等也应避免。

同时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不抽烟,少饮酒,不吃过热、坚硬糙粗食物,不过食肥甘厚味、高脂肪食物;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预防肿瘤的五条建议:避免动物脂肪、减少肉食、增加粗纤维、增加新鲜水果、避免肥胖。

2.营养易消化饮食

饮食必须通过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才能发挥作用,食疗能否达到治疗、滋补、给养的目的,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强弱。

肿瘤是慢性病,损耗人体正气,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脾胃功能虚弱的症状,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宜营养易克化之品,应多摄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高营养(高饱和脂肪饮食除外)的食物。

3.适当添加抗癌食物

现代营养学表明,有多种食物其实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成分。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白萝卜等,含有抗氧化剂物质,能够有效减少胃癌、乳腺痛、肠癌的发生。

菌菇类,如灵芝、香菇、猴头菇等含有多糖、多肽类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葱属蔬菜类,如大蒜、洋葱、芦笋等含有丰富的大蒜素和微量元素硒,能有效抑制和阻断硝酸盐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防治胃癌、乳腺癌等癌前病变的发生。

再如绿豆、赤小豆、西瓜、冬瓜等利水之物;可以促使毒物排泄:海带、紫菜等具有软坚散结、消瘤的作用。

4.药膳要适合个人体质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寒、热、虚、实来选择食疗。如患者脾胃虚弱,就要用甘温芳香之品开胃、健脾和胃,如胡椒、山药等;

如病人证候属寒者,要忌口寒凉食物,如鸭、芦笋、藕、梨、绿豆等;病人证候属热者,需禁忌温热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黄鳝、葱、姜、大蒜、椒、橘子、荔枝等。

《金匮要略》中有云:“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这段话说明了饮食得宜,能促进疾病的康复,饮食不宜,则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肿瘤患者在生活中应重视饮食的调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mj/10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