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47.html
当欧洲历史走出了黑暗中世纪,传统欧洲强国相继没落或是改革,整个欧洲格局迎来了一波深刻改变,与此同时,一批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也在酝酿,而这一切似乎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但新时代到来之前的旧时代末路,广大民族跟国家仍然受着痛苦与挣扎,咱们今天的主角——罗马尼亚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的罗马尼亚
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尼亚地区就陷入了东南方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和影响,对于奥斯曼这样的庞大强盛帝国来说,对于罗马尼亚的征服不仅是扩张了它的领土,更是奥斯曼进军欧洲腹地的重大一步!
奥斯曼帝国
因此奥斯曼帝国跟欧洲基督教诸国之间由此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双方来回拉锯,有时主战场在罗马尼亚,有时在塞尔维亚,有时在匈牙利跟波兰,无论如何,罗马尼亚的历史就被这两股强大的力量给左右着长达数个世纪!
终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期,最终罗马尼亚诸国对于奥斯曼的臣服成为了“常态化”,最终奥斯曼成为了广大罗马尼亚地区罗马尼亚诸国上罗马尼亚居民的宗主国,而它的历史也进入了被奥斯曼统治时期
挣扎的罗马尼亚
咱们本期主要内容就是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对于罗马尼亚诸国的统治,聊一聊罗马尼亚在奥斯曼影响下的发展轨迹
臣服
最早在14世纪奥斯曼国家就将不安分的小手伸进了罗马尼亚的内衣里,随着罗马尼亚内部的分裂跟奥斯曼国势的增强,最终罗马尼亚“半推半就”被奥斯曼所控制
奥斯曼
但从14世纪到19世纪,罗马尼亚人民从未停止过反对奥斯曼的斗争,这种斗争有时体现为国家战争(高桥之战、白谷之战),有时表现为农民起义,有时具象化为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伊)......
无论何种形式,咱们必须知道在奥斯曼统治的几百年中,永远是统治跟反抗相交替,臣服跟独立相融合,自由跟奴役相交汇,和平与战争相辉映......
在了解了这样一个大背景后,大家也就能明白为何这段时期的罗马尼亚地区老是“不安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跟独立斗争,本质上都是对于外来侵入的免疫反应
而16世纪后的罗马尼亚诸国: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尼亚等都正式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在17、18世纪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被统治时期”
罗马尼亚诸国
这种被统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臣服、经济上的剥削、文化上的输出、思想上的钳制、军事上的控制,它更弥漫在罗马尼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济
17世纪,奥斯曼对于罗马尼亚的统治相对减轻,至少跟曾经勇敢的米哈伊时期相比是如此,乍看之下好像不符合逻辑:为啥罗马尼亚独立战争时期被奥斯曼剥削的比罗马尼亚臣服时期更加严重?别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咱们知道16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当中,罗马尼亚出了个勇敢的米哈伊,带领罗马尼亚人民统一了瓦拉几亚、摩尔多瓦跟特兰西尼亚(详情参见勇敢的米哈伊,16世纪罗马尼亚短暂一统——罗马尼亚简史13)
勇敢的米哈伊
尽管罗马尼亚诸国合体的时间只有短短6个月(可比SRX合体时间长多了[奸笑]),但对于现代罗马尼亚国家形成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SRX合体
所以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统治阶层出于对16世纪后半期发生的危急时间的忌惮,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于罗马尼亚地区的统治,表现之一就是放松了在经济上对于罗马尼亚的统治
尤其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国势开始衰退,内部逐渐不稳,境况大不如从前的背景下,这种对罗马尼亚统治的“放松”,更像是奥斯曼帝国在“放松”自己
历史学中有这么一个现象(或者叫理论),那就是人民最激烈的反抗斗争往往不是在压迫最严重的时候,往往是最严压迫后稍稍放松的时刻,想想看法国路易十四的君主专制多专,而法国大革命却发生在了稍显宽松的路易十六时期
还有就是中国农民起义也并非发生在最严酷统治剥削的时候,也是稍松之后。而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其国势最强盛时候的严酷压迫反倒没有激起最大危机,而17世纪政策一放松后,整个帝国的危急接踵而来......
而在罗马尼亚这里,至少在经济上,罗马尼亚对于奥斯曼的每年岁贡直接比勇敢米哈伊时期少了80%!甚至在特兰西尼亚地区还直接暂免,这一切并没有让奥斯曼帝国获得民心,反倒体现出了它的老朽跟软弱
同时除了岁贡外,罗马尼亚诸国每年还上缴礼品,这些礼品也在17世纪维持了一个历史最低水平,曾经可能是满汉全席,现在就一碗杂酱面凑合吃口得了
根据史料记载与估计,礼品的价值大约为此前的30%左右,当然这些都是制度内的上缴,平时一些行贿啊、买官位啊甚至买大公宝座的价格却在节节攀升,一切都说明了奥斯曼这个庞大帝国内部逐渐衰朽和逐渐被蛀空
与此同时,穷兵黩武的奥斯曼帝国为了供养庞大的军队,也加大了对于罗马尼亚等地农产品的需求,当然由此形成的一整套商业垄断体系也在日益成熟,一个庞大但衰落的帝国经济链条赤裸裸无遮挡如美女出浴般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政治
讲完了最底层的经济,接下来就是高层上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大家都知道那句话嘛: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经历了罗马尼亚斯特凡大公跟勇敢的米哈伊之后,虽然名义上罗马尼亚诸国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也是这些不听话罗马尼亚诸国的宗主国,但实际上17世纪罗马尼亚地区国家的内部自治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罗马尼亚
当时奥斯曼不仅要尊重罗马尼亚诸国的疆界和国家领土,也不能干涉其内部统治者的更替上位,甚至还得承担对于罗马尼亚诸国的保护(好家伙,这是请了个祖宗回来啊[捂脸])
但奥斯曼方面自然很不认投,所以想方设法加强对于罗马尼亚诸国的政治控制,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最终奥斯曼帝国已经可以做到任命罗马尼亚诸国君主和大公的地步,当然也由此形成了罗马尼亚诸国君主上位必须向奥斯曼帝国“交钱”的传统
并且为了削弱当地的政治力量,奥斯曼帝廷还留了一个小心眼,频繁更替罗马尼亚地区的君主,防止形成一定程度的团结,当时平均一位君主时间仅有两年半
为了将保险措施做到底,罗马尼亚境内还有诸多奥斯曼官吏,这些人往往充当了奥斯曼帝廷的耳目,对当地政治进行监视,稍有不对劲之处奥斯曼帝廷赶紧出手阻止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奥斯曼帝廷亲信被打入了罗马尼亚地区,这些人以希腊人跟东方人居多,表面上奥斯曼控制了罗马尼亚地区政治的方方面面,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日薄西山帝国最后的挣扎
这就跟一家企业是一样的,一个企业当它开始全力监控员工是否摸鱼,当它开始全面抓考勤,当它开始全面严查内部行为规范的时候,它注定离结束不远了......
社会
篇幅所限无法全面展开罗马尼亚地区的方方面面,咱们统归为社会层面,挑几个重点跟大家聊一聊:
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奥斯曼帝国永远得不到罗马尼亚这个美人的芳心,而罗马尼亚也注定了永远无法融入奥斯曼的“大家庭”,因为双方都在互相防范跟互相利用
奥斯曼与罗马尼亚
那么一方面得不到,另一方融不进,其结果必然是“霸王硬上弓”,奥斯曼帝国只是馋罗马尼亚的身子:想要得到罗马尼亚的财富,尤其是它的生产产品
当时出于对帝国的农业需要,罗马尼亚成为了一个农业跟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肥沃的土壤还促进了当地农业技术的进步,当时除了传统作物外,还引进了新来的玉米等,这在农业发展上是一件大事
而且传统的葡萄种植也催生了当地葡萄酒产业,事实上葡萄酒是当时奥斯曼为数不多不进行垄断的行业,因为《古兰经》禁止穆斯林饮酒
但无论葡萄种植或加工,都被奥斯曼人收了一大笔税金,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就是如此在经济上盘剥、生产上压榨的
另一方面罗马尼亚也是奥斯曼矿业的来源之一,当地矿石跟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奥斯曼帝廷,包括罗马尼亚的天然资源——盐矿
当然因为当地盐矿资源比较丰富,除了供给外还有的剩余,所以也经常出口外国,比如巴尔干诸国跟隔壁的匈牙利等
今天罗马尼亚盐矿
与此相配合,当地手工业、工商业也在蓬勃发展,于是乎人口也就蹭蹭往上涨,反倒成就了罗马尼亚整体实力,为日后罗马尼亚独立建国摆脱奥斯曼做了铺垫
最终上述种种综合起来,最终改变了当地社会结构,土地结构中的地主势力更加强大,土地兼并更加集中,于是乎越多的人沦为了当时的“无产阶级”,最终酝酿了一股社会反抗的浪潮
而另一方面随着两极的分化,双方的对立跟矛盾也就逐渐升温,而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除了要为自己发声外,也就逐步涌起了一种当时弥漫在欧洲各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当然在17世纪一切还为时尚早,但种种暗流涌动最终才在日后汇聚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它前期的表现就是零星的农民起义或者反抗斗争,斗争有反封建反地主的,当然也有反奥斯曼要求民族国家独立的,最终所有斗争的矛头汇聚成为了一个点,最终在接下来的革命世纪创造了现代罗马尼亚国家!
罗马尼亚地形图
历史洪流滚滚而来,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就在表面上一片“安祥”的17、18世纪,罗马尼亚内部的形势早已悄然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罗马尼亚政治上的激烈大震荡......
那么罗马尼亚接下来的发展又遇到了什么?现代罗马尼亚国家是如何形成、建立的?罗马尼亚的革命斗争又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