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抑郁症当天,女孩终于笑了

清玉丨作者

遇见张小娴丨来源

(ID:kaishujianggushi)

睡前刷手机,看到一条短视频:

医院被诊断为中度抑郁,但她却十分开心,激动着拥抱医生说:“王奶奶,原来我不是他们说的矫情和懒,只是生病了......”

原来,对于抑郁症患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没有切身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懂得他们的痛苦和挣扎。

即使对于“抑郁症”这个词,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可对于抑郁症,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01

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联合发起了一次调研活动,在收集了一万个中国人的答案后,得出的结果触目惊心。

调查显示,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对于学历高低、年龄大小,并没有很大差别,非常了解抑郁症的个体比例非常低。

我国对抑郁症的教育和普及还是比较落后。

有50%左右的受访者初次接触抑郁症,是通过明星或社会热门事件;

有90%的受访者不知道重度抑郁症会导致自杀行为;

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如课程、讲座、书籍)了解抑郁症的人,只占24%……

如果说普通人不了解抑郁症,是因为他们没有身处别人的“地狱”。

但很多抑郁症患者也如同上文的女孩一样,他们得了抑郁症却不自知。

歌手杨坤曾患过抑郁症,他说:“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

许多抑郁症患者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的“异常”,容易陷入恐慌和自责。

“为什么我总是不开心?”

“我太脆弱了,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积极乐观……”

患上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他们会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作家安德鲁·所罗门曾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做了一场《抑郁,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TED演讲,他说“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其言可谓精准。

抑郁症,不是字面上的“伤春悲秋”,而是一种内心的停滞。

从医学角度讲,就是患者脑内的单胺类和神经肽类等神经递质都出现了异常。

这些异常,会让人变得不开心、疲惫、思维迟缓、认知功能受损,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但这些神经内部的病变,无法用肉眼观察出来,导致抑郁症很难像其他身体疾病一样被正视。

很多抑郁症患者是被作为内科患者诊治的,因为他们在就医时只报告身体上的不适,却说不清甚至察觉不到情绪上的异常。

“头疼,脑袋好像要裂了一般。”

“心慌心抖得厉害,好像心脏被人狠狠捏住了。”

“全身瘫软,只能靠着机械运动向前走。”

“睡眠质量很糟糕,日复一日。”

……

医院的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说,高达90.1%的患者首次就诊不会医院,而是大量涌向神经内科、心内科及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最后被诊断为抑郁症。”

“这些患者不了解病情,跑到内科做各种检查,找不出病因,就是觉得不舒服,急得不行。”

但是,这些“误入”其他科室的抑郁症患者,他们中仍有80.2%未被及时识别出来,在求医路上被“误诊”不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段。

很少有抑郁症患者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即便他们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异常,想向身边人寻求帮助,但周围人一致回应:“别想太多”、“看开点”、“你只是心情不好”……

这是我们传统思维中对情绪的认识方式:情绪是你自己能控制的,没有什么想不开的。

本质上,大家还是不接受真的有抑郁症这种病,认为这只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

正是这些人的敷衍和惯例安慰,将抑郁症患者们再次推入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中。

02

抑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

年,央视网发布消息: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

同年,根据中国第三次精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检出的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

所以,抑郁症绝非是什么罕见疾病,需要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n/8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