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简介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次能源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油气勘探的热潮,为确保能源源源不断地供应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也需要寻找更多的石油资源。马尔维纳斯群岛是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重要航道,并且是英国在南极重要物资的中转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另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勘探出存在大量的油气资源,能源地缘政治地位日益突出,英国便不肯放弃马岛。
马岛争夺的由来
年,当时在阿根廷执政的军政府已经与国内反对者进行大约4年特别恶劣的“肮脏战争”。经济上的弊病,包括过度通货膨胀,增加了阿根廷军政府执政的难度。并且,军政府的恐怖统治使人民处于恐惧状态。年,双方又进行了一次谈判,但是谈判依然没有取得进展。在谈判的过程中,阿根廷态度十分的强硬,丝毫不想让步。并且英国也没任何让步。虽然谈判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双方承诺可以继续谈判。
简言之,尽管双方一直在谈判,过程中也几度出现可能解决问题的曙光,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马岛发现了石油,问题变得更复杂化,双方为了石油也进行了多次谈判,油气资源的发现加速了主权问题的争夺。
马岛战争对英的影响
1.保守党得以连任
马岛战争对于英国政治最大的影响就是撒切尔夫人获得了连任。撒切尔夫人经过了一系列改革,英国政府的经济似乎没有好转反而下降。并且英国国民自二战以来长久的不自信和“英国病”并没有得到救治,反而更加不信任撒切尔政府,撒切尔夫人的统治岌岌可危。撒切尔夫人深知,民众如果不感到危机就唤不起他们的爱国精神,英国就是一盘散沙。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初期,她和她的支持者在内阁中占少数。
年的夏秋季,因为经济衰退的比预期更加严重,春季预算紧张和城市内部的夏季骚乱,撒切尔夫人的地位被削弱了。到年12月,在自民党/自由党联盟两次重大的补选失利后,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保守党的支持率为23%,对撒切尔夫人的表现表示满意的比例仅为25%,达到了最低。马岛战争以前英国民众并不看好保守党,一部分原因是英国经济并无大的起色,但马岛战争后,英国的经济逐渐好转,而且战争的胜利,振奋了民众的信心,让民众觉得撒切尔政府是可靠的。
马岛战争的胜利使国民几乎忘记了英国的经济问题,为撒切尔夫人在下届大选成功获胜奠定了基础。“马岛战争效应”使得保守党收获了不少民心。玛格丽特·撒切尔利用这场战争,使不断下降的民众支持率得以回升。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夫人一跃成为民族英雄,报纸上的漫画把她描绘成一个女将军,亲自带领她的人民投入战斗。当战争胜利之后,人民改变了对撒切尔政府的看法,开始发现并赞赏改革中的成就,这便更加巩固了撒切尔政府在英国政局的地位。战争胜利之后,支持率更是直线升高增至44%。随着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她乘胜追击,趁着马岛效应,在年提前举行大选,最终,保守党以个席位获胜,成为年以来议席最多的政党,这可能是撒切尔夫人最轻松的一次竞选。撒切尔夫人顺利连任。
2.助力经济发展和石油勘探
从经济上讲,马岛战争使英国耗资达17亿美元,对于当时经济不景气的英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场能源危机引发了西方世界经济危机,英国也处于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中。年英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9%,失业率也不断增加。但是,英国为了准备战争,扩大机场和飞机跑道,还建造了新型飞机、潜艇、船舰,这些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撒切尔夫人在采访中也直言为了应对战争,英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尽管如此,若马岛战争失败,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就到此为止,撒切尔政府后来的经济改革也就不会出现。在年,撒切尔夫人全面展开她的私有化政策,把企业推进市场,不再受到政府的干预,让企业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律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政府通过严格控制货币量和减少货币发行量,实行货币紧缩的政策,达到控制市场价格稳定的目的,以降低通货膨胀率;除此之外,撒切尔夫人还降低了个人所得税以刺激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并实行消费税制度,将税收和个人收入相结合,刺激民众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开办企业和进行投资,从而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另外,政府还上调了英镑的汇率,英镑兑美元汇率从年的2.45下降到了年的1.54,有助于方便英国从国外进口货物,间接控制通货膨胀。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78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也从年的18.1%下降到4.4%;失业人口数下降至万以下;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每年增长5.5%;人均年收入增长率约为3%。英国不再是一个逐渐衰弱的国家,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去解决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正是因为马岛战争,英国国内才会出现这种连撒切尔夫人都震惊的经济奇迹。
除此之外,在石油勘探方面,马尔维纳斯群岛丰富的油气资源若得到充分开发对英国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但是由马岛战争后,英国与阿根廷的关系紧张,为了不使关系更加恶化再次发生战争,两国都没有对马岛海域油田进行勘探活动。年2月14日,英阿关系正常化,两国将马岛石油问题列入谈判内容。年9月,双方签署了联合开采石油的联合声明,承诺在联合委员会的控制下,在特别合作区共同开采油气资源,但马岛主权问题仍存在争议。
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过低,英国认为马岛石油没有可开采的商业价值。之后十年中,国际油价猛涨,马岛海域的石油存在巨大的利益。年,英国的迪赛尔石油公司、罗克霍珀公司和必拓公司宣布马尔维纳斯群岛北部盆地的岛屿专属经济区内,有可开采的“优质储层段,孔渗性很好”的石油矿床。
如果储层的质量如估计的那样,“可能有两亿桶石油的发现”。罗克霍珀公司于年9月7日宣布,已开始进行流量测试,以探测福克兰(马尔维纳斯)在“海狮井”的石油发现的商业性。尽管开发阶段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来计划才能投放市场,但该发现鼓励了大批石油公司来这里进行投资。到年,探测量达到每天12万桶,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英国将从石油行业中取得巨大的收益。英国的这种“先勘探开采、预先防范”的战略取得了成功,使阿根廷政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有效地抵抗英国政府对马岛的控制和管理。
3.提高国际地位
马岛之争无疑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苏伊士运河事件”事件的发生让世界各国都对英国往日“霸主”的形象有所改变。并且,这件事情之后在国际上也曾经被别国轻视,一些英国的外交人员还经常被问到诸如“英国怎么了”之类的问题。马岛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最终使英国出兵作战,这也是在拯救英国的国际声望。
马岛战争对阿根廷的影响
1.阿根廷的民主化
马岛战败使阿根廷军政府声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年,面对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局面,阿根廷海陆空三军发动政变,建立军人政权,开始了历时七年的军事独裁统治,这一时期被认为是阿根廷最黑暗的时期。军政府上台之后,立即宣布解散议会,停止实施宪法。年加尔铁里将军出任阿根廷总统,他上任之后限制政党活动,国内经济膨胀加剧,各党派和人民反对军政府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局面,军政府为了使政治安定,选择了以武力的方式镇压人民反抗,但是这样的做法却令反抗活动更加激烈。
马岛战争使阿根廷军政府的缺点被放大,不民主的军事独裁难以得到民众的认可,并且阿根廷的经济深陷在危机之中,民众又掀起了反抗运动。面对群众不满的抗议,军政府实行残酷的镇压,这无疑更加刺激了群众的反抗情绪。各个政党、工会和企业领导人开展各种反抗政府的活动,要求取消阿根廷的政治禁令,尽早进行民主选举。阿根廷的五个主要政党组成“多党委员会”与军政府进行对话,向军政府提出取消戒严状态、弄清楚马岛战争的责任、提前交出政权等要求,态度强硬。年12月6日,阿根廷总工会发动全国总罢工,罢工人数多达万人。马岛战争对阿根廷军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年加尔铁里将军被迫下台,阿根廷宣布实行民主化,取消政党禁令,建立临时政府,各政党准备在年10月举行大选。重新选举出新政府。
2.促进阿根廷经济改革
马岛战争促进了阿根廷的经济改革。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次能源危机以及美元升值等因素,阿根廷的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阿根廷的出口量减少,通货膨胀失控。年加尔铁里将军发动政变,新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不当造成了阿根廷的经济更加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军政府决定推行市场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减少国家干预,降低关税。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阿根廷的经济形势。
结语
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取得胜利,马岛战争对英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政治上,马岛战争使得撒切尔夫人成为了国家英雄。撒切尔夫人在年赢得了人生中最轻松的选举,顺利取得连任。从经济上看,英国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调动了英国民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助力了英国经济改革和马岛石油资源勘探的进程。最后,马岛战争的胜利结束也使英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