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后的前苏联与俄罗斯)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等东欧国家,传统上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是俄罗斯应对西方军事势力东渐的缓冲地带和战略前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前华沙条约组织不复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原苏俄社会主义大家庭家长专制的殷忧和本能的隔阂,对平等、自由、民主的向往,东欧各国,包括独联体欧洲国家,除了塞尔维亚,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参加欧盟、北约,以摆脱继承苏俄衣钵的俄罗斯控制的道路。甚至不惜以欢迎北约驻军,允许美国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方式来强化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这当然正中美国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的下怀。美国国会和历届总统真正的战略目标是一箭三雕:即,达到事实上控制东欧的目的,以取得对俄罗斯的优势战略地位;就近以其以牙还牙的战略防御体系威慑中亚存在的潜在敌对国家,并从侧翼威胁俄罗斯的存在,比如入渐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封锁和控扼伊朗;该系统在战略区域的实际存在和作用,又足以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构成事实威胁。
(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反弹道导弹)
俄罗斯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普金总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一个举措是,试射新型布拉瓦导弹,并试图开禁禁止中远程导弹条约,以应对美国拒不参加反弹道导弹系统协议的挑战。第二个举措是,开放中亚阿塞拜疆的雷达站,以就近对伊朗、阿富汗等国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并以俄美共同参与反弹道导弹系统的部署和相关战略的提案,和威逼格鲁吉亚,分化瓦解乌克兰的手段迫使美国政要和三军就范。在美国对这一提议保持缄默的情况下,俄罗斯更直接向中东欧的软肋捅出了一刀。宣布,俄罗斯将在位于立陶宛的飞地,濒波罗的海,就近窥视波兰、捷克、德国,波罗的海三国与北欧诸国,这就是在波罗的海的加里宁格勒部署新型导弹。该导弹具有不待中东欧各国雷达系统做出反应,电脑启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回应,就能以闪电一击将其摧毁的能力。不待美国做出反应,中欧、东欧各国芒刺在背,面对这样的威慑,再也坐不住板凳,将不得不跳起来,应对玩火自焚的危局了。这也就是欧州,包括德国和法国,不愿意直接和俄罗斯对立,以引火烧身的原因所在。
(阿塞拜疆雷达站)
(喀朗施塔得海军基地)
作为一个传统军事大国,俄罗斯不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和临敌制胜的法宝。加里宁格勒飞地虽然是一块弹丸之地,但是,与喀朗施塔得海军基地如两把蟹钳,共同控扼着东波罗的海的战略态势。其波罗的海舰队,舰载导弹、潜射导弹可以覆盖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所有主要港口城市。如波兰的革但斯克、什切青,德国的基尔、汉堡,丹麦的哥本哈根,芬兰的赫尔辛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挪威的奥斯陆。对上述诸国的中腰和腹心勾成致命打击。陆基近程导弹,可以辐射整个中东欧,中程导弹一旦开禁,欧洲将重新审视其核能力是否可以抵御与躲避俄罗斯的核打击。美国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引起俄罗斯如此强烈的反应,中东欧诸国,为了自身安全和战略利益,就不能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了。
加里宁格勒飞地是二战前,斯大林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趁德军西进,横扫北欧,打败法军,英法已无力东顾,坐收渔翁之利的产物。在出兵西部乌克兰不久,苏联策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亲苏政党起事,顺势出兵策应,扶持这些政党,建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利亚三个苏维埃国家,并加盟苏联,以构成其波罗的海防卫圈的结果。原名哥尼斯堡的加里宁格勒就在隶属波兰,为德国吞并的东普鲁士与立陶宛、波兰交界的三角地区,普列戈利亚河从这块以洼地丘陵为主的区域流过。地形以低地、沼泽和平缓丘陵为主,20%的土地生长着混生林。北面向着大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商业、海运的价值。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约”,将德国吞并的东普鲁士划分为两部分,三分之二归波兰,三分之一地区,包括哥尼斯堡与周围地区,划归苏联,并加入俄罗斯版图。从那时起,从长远战略利益考虑,斯大林就尽数迁移哥尼斯堡的立陶宛与普鲁士居民,从俄罗斯移民以实之。建立了立陶宛的国中之国,三国最大的军事与工业,港口的基地——加里宁格勒,并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移驻于此。所以,年3月,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独立时,这里就成了一块被三国隔开,距俄罗斯本土公里的飞地。到今天,因为国家关系的错综复杂、美苏与欧洲的微妙关系,又成了中东欧战略安全的腹心之患。
(加里宁格勒)
类似的例子还有原属于中国的外蒙,日本的北方四岛。“雅尔塔协定”在斯大林的坚持下,要求当时的中国政府永久性地承认外蒙独立,并不是为了外蒙人民的利益,而是苏联从战略利益考虑的结果。外蒙如一只悬在空中的重磅拳头,时刻准备捣向中国的中腰。迫使中国将原来位于贝加尔湖以南的直线防御地带,变为向东西延展,无险可守的半圆形的漫长的国境线。一旦中苏对峙,前苏军可以轻易翻越阴山南下。向东威逼京津,南向窥视关洛,西进兵峰直逼兰州,扼住西北五省咽喉。中国将在北方尽失地利优势。这也正是古代匈奴、突厥、蒙古民族南下侵扰和占领中原的必由之路。换个角度,外蒙若依然属于中国,中苏交恶,中国可轻易占据贝尔加湖流域,切断整个中西伯利亚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连系,形成对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关门打狗。这也就是斯大林非要外蒙名义上独立,事实是把它掌控在自己手心的根本原因。对南千岛群岛而言,一度属于日本的泽捉等北方四岛的战略地位在于,他控扼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出日本海的津轻海峡,遥控宗谷海峡,保障俄罗斯海军可以自由地长驱进入太平洋,日本却无法阻塞这一航道。北方四岛其实是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威)的门户。丢了它们,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将被闭锁在日本海北翼,无法驰骋大洋,实现在东方的战略意图。所以,日本之所以耿耿于怀于北方四岛,并不仅仅是因为泽捉岛单冠港湾曾经是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前的锚泊地和集结地那样简单。而是她的东北翼安全,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俄罗斯还得感谢斯大林。他的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军事威慑力。不独对中东欧,还有对中国,日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