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papi酱的李诞,还能火多久

来源:娱乐硬糖(yulyingtang)

原作者:谢明宏

在《吐槽大会》第二季上,李诞曾经吐槽papi酱不过是一件产品。

可仔细想想,他又何尝不是呢?

借助节目的推波助澜,李诞“有趣的灵魂”几乎已被遍街吹捧,成为“看得明白,活得糊涂”的标准样板,“丧”文化的旗手。

虽然看似意外爆红,连其本人都有一点盛宠难承、人设难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李诞能被懵懂青年视作“精神偶像”,绝非偶然。

把他放在千千万万有类似经历的“知识分子”或“知识混子”中间,不禁为他最初的选择感叹:

年,李诞加入《今晚80后脱口秀》,成为节目策划和常驻卡司;

这一年,郭敬明将作品《小时代》影视化;

一年后,韩寒执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后会无期》。

令人诧异的是,上海人韩寒在拍小城情怀,而小城来的郭敬明却处处流淌对上海的崇拜。

更让人恍惚的是,一年后拿到投资创立笑果文化的李诞:来自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的他,用“躺”、“丧”、“浪”以及一张嘴,达到了与郭敬明和韩寒近乎平级的江湖地位。

和这个时代许多网红名人一样,李诞的成名比上一代青年意见领袖韩寒和郭敬明,要来得吊诡和迅疾。而其下落,眼看也要延续同样的加速度。

郭敬明仍然不承认抄袭;退学18年后的韩寒却终于在微博发文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李诞则反复强调没上名校的遗憾。

看到肩上的责任,完成与过往的和解。在郭敬明处是死结,在韩寒处已解结,而在李诞身上是薛定谔的结。有时顺溜到底,有时处处打结,是永恒态的拧巴。

在中国的文娱圈,要成就健全人格,何其艰难?

从郭敬明、韩寒这一代80后的浪头来看,信李诞,无疑是90后的群体症候。

李诞的家庭

李诞,别名李蛋,年出生于内蒙古。他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严父,李诞小时候没少挨打。

在《今晚80后》和《脱口秀大会》上,李诞都绘声绘色的讲述“男女混合双打”。对此,李诞很释然:这些揍,大多数责任都赖他自己。

父亲在一个矿场当中层领导,李诞见证了矿场从繁荣到萧条的整个过程。也因为矿产水源很硬,导致李诞的牙很早就黄了。

由于父母都当过老师,所以李诞底子不错。初中时,他是年级优等生,老师盼他能考上清华北大。到了高中,迟来的叛逆期将他放到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但他又不是韩寒那种犀利张狂混不吝的做派,他会和自己“妥协”:在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考进了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

读大学后,李诞反而和父亲经常打电话了。他在《奇葩说》里说,和父亲保持亲密关系的做法是:给他找点事做。所以父亲成了他的摄影师,匆匆几年,父慈子孝。

不管在任何场合,李诞都会有意无意流露自己的名校情结。在《十三邀》里,他对许知远说“没有读名校”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在《奇葩说》里,他佯怒:我那时候就该好好念书,看什么米兰昆德拉。

可就算李诞不读昆德拉,也难说能考上清华北大。李诞的遗憾,在于无法对自己的过去“自洽”,他的潜意识里有一个自卑脆弱的完美主义者。

李诞养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什么都要求最好,如果求不到,那便说自己不想要。这种犬儒式的自我妥协,在今天的年轻群体中有着极广泛的兜售空间。

寒门贵子、创业改命渐成过去,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年轻人越来越相信父母的阶层决定自己的人生,他们更现实了。

而李诞的成功在于:用玩世不恭的自嘲包裹急功近利的欲望,让年轻人坚信“苟且”是一种无可奈何,并用自己的成功进一步证明此教条的光明磊落。

多数人的信念破碎,主要是因为信念本就摇摆,偏还喜欢找一个悲情的理由:你看,我以前也是大好青年,就是运气太坏。

李诞的爱情

“蛋”变坏了,但对于钱包却是一件好事。可以轻松拿到火车票了,但春运却可以不用坐火车了。

年,李诞担任《吐槽大会》总撰稿和吐槽团成员,犀利的吐槽和机灵的段子,为他圈粉无数。他不再是王自健口中的“蛋蛋”,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资本花开”的蛋总。

李诞的女朋友叫“黑尾酱”,真名陈典,刺着大花臂,自小学舞蹈,长得极具辨识度,现在是一家淘宝店店主。

粉丝认为“黑尾酱”一定是看中了李诞的才华,这两位的组合正应了那句“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相遇了”。

在社交网络,甚至广泛出现了用黑尾酱的颜值,来“反证”李诞的才华的滑稽论证。华衣美服,香车宝马。才子佳人,金风玉露。“有才”的李诞,必须要“有颜”的美女才配。

所以,重点宣传黑尾酱,也就成了李诞迫不及待的灵魂任务:绝大多数两人秀恩爱的照片,都是第三者拍摄。就像雷锋做好事,必定随身携带相机。你们要相信,这些精修照片,都是两人随意记录的甜蜜瞬间。

李诞在微博上写:除了快乐,我什么都不能给你。而黑尾酱的回应永远是在微博发上百张和李诞一起大笑的视频和照片。

黑尾酱比李诞天真,光是直播的瘦脸特效就能让她笑半天;而李诞比黑尾酱世故,觉得光看直播不买衣服的粉丝都在占便宜;直播卖衣服多没意义啊?变现太慢了。

李诞问黑尾酱为什么不在淘宝直播,黑尾酱说淘宝没有那么多粉丝。李诞说,那你在微博上说一下不就有人看了吗?在挣钱这件事上,李诞比黑尾酱聪明太多。

一段直播,有人看到膨胀、有人看到恩爱、有人看到真性情、有人看到假仗义。但李诞看到的可能是“洗粉”——如果这么骂,这么作,还能留下来的粉丝,基本李诞以后可以对他们做任何事。

黑尾酱无法理解李诞对于直播的排斥,说明了她可能并不了解李诞的另一面。

就算黑尾酱这张皮囊再好看,她也可能压根没看清什么才是“有趣的灵魂”。

李诞的朋友

苍蝇不叮无缝“诞”,李诞的粉丝和朋友滤镜之强,可以将任何行为扭转乾坤:

骂直播观众是垃圾,粉丝说这是开玩笑,他一直就是这样的;出轨和其他女人接吻被拍,朋友说你们这些看不惯的也太老土了吧,李诞很时髦啊。

11月24日,微博爆料李诞疑似出轨,视频晒出李诞和某女子在酒吧搂抱亲吻。事情一出,当事女生张浴盐转发爆料视频称:“就是在说话”。随后李诞也转发,配文头痛,工作室也出了声明。

刚结婚,有视频。在接吻,是别人。这事看来是没法洗了,可一群网红却在哪里转发并diss路人。

为首的就是自称摇滚但一点都不rock的臧鸿飞(万粉)说:“大家都是多年朋友喝醉了,我也在现场我亲了杠子怎么没人拍。边上那桌太不行了。合影完还上网胡说”。

这似乎已是万能的挡箭牌,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有时甚至能让你自我怀疑:“保守”、“老土”、“没见过世面”、“不给面子”、“不上道”、“只是玩玩而已”、“不要太认真”、“大家都这么玩”、“我们圈子就是这样”。

可是,放纵多简单,节制才难吧?既然李诞已经结婚了,大家指责他没有契约精神有什么错?

指责群众大惊小怪的李诞的朋友们,像不像劝人别离婚的亲戚大妈:“男人嘛,玩玩而已,家还是要回的。女人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幸福”。

人间很值得,狡辩多快乐。

李诞的思想

李诞是一个很有天分的演员,也圆滑聪明,知道自己只是想混混,也懂得婉拒粉丝对他的推崇。

滞销书作者,一米八三大诗人,李诞用一种近乎贴地的姿态,来躲避可能的失败与批评。在《奇葩说》里他解释:为什么不敢说热爱写作,因为一旦别人知道你热爱了,再一看你写成这样,怎么好意思?

先把自己的底裤扯掉,就没有人再来扯底裤。犬儒主义和阿Q精神,这两大中国人源远流长的生存智慧,在李诞的身上巧妙结合,并焕发出新的生机,握准了时代脉搏:

“想说的话如果说出来挑战大多数人,会影响赚钱。要包装成个段子,这样讲出来大家以为就是个段子”。

划重点,那些以“开玩笑”为由帮李诞直播骂人洗地的朋友:李诞骂人,如果嵌入了一个段子,那他可能就是真的在骂你。光看不买被卖家骂,倒也挺真实的。

李诞的三本书《扯经》、《笑场》、《宇宙超度指南》,基本都沿袭了“段子里面装深刻,看不出来你肤浅”的油腻套路。

李诞曾经和蒋方舟相约要成为两个恒星,在文学史留名。蒋方舟可能成了流星,李诞也许只是流萤。因为他在最后送《宇宙超度指南》给蒋方舟时,封面上写着“你加油,我不了”。

对于写作,李诞的逻辑在于:我本来就没打算认真,所以读者没必要较真。恰如他在采访中所说的:我从小看不惯崇高的东西,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拉下来。首先入坑的就是李诞,接下来任何批评都是不道德的“活埋”。

如果没落下第五季的《奇葩说》,很容易发现李诞的一个习惯——打断。奶茶发言打断,我听不懂;高庆一发言打断,开个玩笑别生气;陈铭发言打断,又给我们戴高帽了。

在《奇葩说》这样一个用“语言”制胜的舞台,选手发言的完整性无比重要。选手煽情正到高潮,李诞措不及防一盆冷水泼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现场跑票;而即便不影响赛果,直接打断并嘘选手,无疑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在《向往的生活里》不干活,引起其他嘉宾的不满;在《奇葩说》里插科打诨,破坏比赛的流程和仪式感;在《奇遇人生》里拒跪日本佛像,获网友好评。

微博上,如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j/8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