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演没有代沟,一家三代人都争着看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今日编辑/几式

听评书,对我来说已经是很久远的记忆了。

那时候听单田芳,一边吃晚饭,一边耳朵往收音机旁蹭。

那时候喜欢嚷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跟他学的。

长大后,单田芳的评书也像儿时的伙伴一样,不知所踪。

9月11日,突然听到单老病逝的消息,一下子勾起童年的回忆。

如果你去百度百科搜索词条“单田芳”,会看到整个页面,已成黑白。

永不消逝的电波

单田芳一段即兴评书,讲述刘德华演唱会现场

北宋,民间有句“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形容柳永的词家喻户晓。

放在现代,说“凡有井水处,皆能听田芳”,毫不夸张。

青年单田芳

回顾单老的艺术生涯,新作加传统评书总共说过部,覆盖面达到全国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

他被称为“永不消逝的电波”。

单田芳评《隋唐演义》

有一回,他在鞍山体育场讲《隋唐演义》。讲到秦琼扔暗器时,他“噗”的一声,“一道白光”把假牙给吐出去了。

当时全场爆棚,观众赶紧把牙给他捡回来,他拿水冲冲又戴上继续说。

正在这时下起大雨,可没有一个观众退场,大家就这么冒雨听他讲完。

在磨难中变得坚强

给无数听众带来欢乐的单田芳,其实有着十分颠簸的童年。

年,单田芳出生在辽宁营口的一个曲艺世家。

单田芳父母

那不是一个和平年代,战乱中的东北兵荒马乱,他从小就跟随卖艺的父母走江湖,居无定所。

单田芳母亲

所以长大后的他考入了东北工学院,踏进大学时他19岁,成绩也很不错。

他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或者教师,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建国后,家中出了变故,父亲入狱,母亲改嫁,他身为长子,要承担起养活奶奶和妹妹们的重担。

在“命运的安排”下,他放弃了工程师的梦想,走上了说书的道路,在20岁时辍学下海,拜师学艺,取艺名“田芳”。

单田芳参加《鲁豫有约》

单老曾说过:

一辈子想来,人间的苦,大部分我几乎都受过,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干过。

假如说我现在的一切条件都不复存在了,我也没有名了,又是重蹈覆辙……再苦我也不怕。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我自己觉得已经锻炼得非常坚强了。

世上再无单田芳

单田芳23岁首次登台,恰恰赶上了评书最红火的时候。

那时他一天能收入三十多块钱,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他从不避讳自己说评书的原因,是为了赚钱,他很高兴自己因此能维持家人的生活,尽到了一个哥哥的责任。

然而在评书道路上走了一辈子,那就是凭着真正的热爱。

他说:“我别无他成,就光会说评书。”他把一生的心血,全部交给了评书。

去年,中央电视台去采访83岁的单田芳,他准备了一段不超过5分钟的评书,但在说的时候,一错再错。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晚年的单田芳拖着一双病腿,记忆力不断衰退,气力也大不如从前。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陪伴自己长大的说书人,已经老了。

但是单田芳心态乐观,采访的最后,他还说:“根据我的精神状态,再干几年没有问题。”

世事太无常,我们欲知后事如何,却再也听不到单老下回分解了。

今年,我们不停地与曲艺、相声圈里那些亲切熟悉的面孔告别。

丁广泉

侯宝林的嫡传弟子、收了一个洋徒弟大山的丁广泉;

魏文华

八十余岁仍独占舞台的津门女相声演员魏文华;

常宝华

马三立的徒弟、王自健的师祖常宝华。

现在没有什么年轻人会去听相声、评书了,大家讨论的都是各种真人秀和脱口秀。

但是一想起那些面孔、声音,还是会把人拉回小时候。

夏天的蝉鸣,姥姥的蒲扇,收音机里传来沙哑的声音:“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是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怎敢肯定(啪)!”

·今日互动·

这是一个快速的时代

新事物不停涌现取代旧事物

评书、相声、脱口秀

你最喜欢哪一种表演形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网络

-End-

·往期精选·

中国传统颜色的浪漫,只有这些人能玩得出来

中国最美的样子,藏在山水之间,看上几千年都不会腻

宋朝人做的阳澄湖大闸蟹,吃一口,一整年都忘不了

宋宴

稀捍行动给过去一个未来

文化

匠人

活动

驻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j/6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