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伞
环柄菇类
马勃
鸡菌
今年夏季,雨水特别多,野生蘑菇也特别多。雨后的草地、腐烂的木桩、树木上,都有可能长出小蘑菇来。这个夏季,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杭德泉,一起做了一件事情——拍蘑菇。本报特别提醒:野生蘑菇难辨认,很难判断它们有毒没毒,因此最好不要采食野蘑菇。
蘑菇真的很好看
“种类虽然不太多,但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杭德泉认为,蘑菇的世界很奇妙,也真的很好看,“第一次这么认真拍摄蘑菇,感觉趣味横生。”
扬州蘑菇出现的地方,主要在公园草地上、河边绿化带、腐烂的木桩上、积有腐殖质的树木上等。蘑菇的形态多样,如马勃,它的长相真的像马的脖子一样;如鬼伞,菌盖真的如伞一样。
蘑菇是一个大家族。记者拍摄到过小如螺丝盖的蘑菇小伞,也拍到过粗壮有韧劲的马勃,还拍到过剧毒的毒伞、致幻蘑菇裸伞菌。
这种菌类最为珍贵
在拍摄到的众多蘑菇中,最为珍贵的,则是“菌八珍”之一的鸡菌。
拍摄地点位于友谊河岸边,记者遇到时,这些菌已经老化。其实,记者也是第一次遇到有如此大菌盖的蘑菇,其直径最大有15厘米左右,小的直径也有10厘米左右。
浙江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韩省华说,在中国,古代人对蘑菇的称赞当中,张之洞在贵州时为这种菌菇写过赋,名叫《鸡赋》,这是菌类里面唯一的古代骈文,由此可见它的美味。它的吃法多样,炒、炸、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都非常美味,为野生食用菌中之冠。
“常有人把它写作‘鸡枞菌’。”据介绍,鸡菌生长在泥土中,所以字从“土”,古时也称“土菌”;又由于味美如鸡,所以俗称“鸡”。明末清初《黔书·鸡说》记述最生动:“……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起,则如立,渐如盖。移晷则纷披如鸡羽,故曰鸡;以其从土而出,故曰。”
这种菌菇不仅因美味而出名,它还有一个特点,“不像香菇、木耳要依靠木质素、纤维素、木素供给营养,生长在木头上。而它与活的白蚁巢共生,与树木没有关系。”“它的菌柄很长,一般有三四十厘米,如再往下挖,就是白蚁巢了。”韩省华介绍,它的资源是比较珍稀的。
在此,本报特别提醒大家,野生菌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要采食,采食前,最好请专家辨认,以确保安全。记者向家富
摄影向家富杭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