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良性肿瘤,瘤体光滑,常形成包膜,一般不会致命,多数可以切除,很少复发。而恶性肿瘤就是我们所说的癌症,这些增生的细胞除了集结为肿块,还会扩散其他部位,危及生命。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也是我国的特色与优势。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已载有专治肿瘤一类疾病的医生称“疡医”。年9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十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指出:“在肿瘤多学科诊疗工作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产生是人的机体处于阴阳失衡,气血、五脏之气紊乱的状态下,外来邪气乘虚而入,破坏了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坏了人体的物质基础,引起了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变化,产生了气、血、痰、毒等病理产物,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肿瘤。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饮食不节(洁)、环境失宜、作息紊乱、压力失调等多方位多因素影响下,人体五脏六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七情”内伤,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乘虚而入,日积月累,痰、瘀、毒互结,瘀滞局部而为癌瘤。《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的亏虚是癌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肿瘤的中医治疗理念十分强调扶正祛邪和平衡阴阳。在顾护正气方面,这是西医无法比拟的。中医药在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早期介入,全程参与。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按照药物的功效,常用的抗癌中草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软坚散结药、补益药、以毒攻毒药等多种类型。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药物耐药等方面。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用于手术后、放化疗到康复治疗的各个阶段,正确合理地用药,能让患者受益良久:减轻术后并发症,增强机体免疫力,尽快恢复体能;缓解和修复放化疗对机体造成的放射性损伤、严重的消化道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等破坏;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放化疗的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在经过各种治疗后取得理想疗效后的康复期,巩固疗效,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中药在肿瘤中使用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有毒性的药才能抗肿瘤

所谓“以毒攻毒”,多数人对中药有一种误解,觉得有毒性的中药材抗肿瘤效果更好,因此私自服用马钱子、蜈蚣等,尽管以上药材具有抗肿瘤效果,但在该疾病治疗药材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还有软坚散结类、清热解毒类、益气补血类中药亦具有抗肿瘤作用。肿瘤的抑制并不能单靠一味或者几味毒性药物,并且这类药物的使用会对患者的脏器功能产生影响,如心、肝、肾等。

“是药三分毒”,科学、规范、合理地用药一般不会损伤肝肾功能,有些中药还能起到保肝护肾的作用。但是有一些本身具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或剑走偏锋的方剂,因用药时间错误、用药剂量错误、配伍不当或煎煮、服药方法不正确等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辨证诊断后,把握好用药的时机,合理选择药物,按照药典掌握好用药剂量,注意药物间配伍,治疗中定时监测肝肾功能,如此才能避免毒性损伤患者身体,还能使抗肿瘤效果发挥得更加显著。

误区二:化疗期间服用中药会增加化疗毒性

肿瘤患者在治疗时对于中药常常会有这样的顾虑:

(1)化疗期间一般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这个时候服用中药,由于中药的口感略差,或可加重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症状;

(2)化疗药物会引起人体肝肾功能的损害,中草药也常被报道对肝肾功能存有损害可能;

(3)化疗属于毒性药物,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如果再配合服用的中药,会影响患者化疗后的康复。基于上述考虑,有时候医生为了患者能顺利完成化疗的疗程,故不建议患者服用中药。

但中医会根据患者化疗后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开具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中药,以扶正减毒为主。在此期间配合应用中药,可以对化疗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如: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保护骨髓升高血细胞、增强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等。因此,化疗期间可以服用中药,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如果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消化道反应较为明显,饮食难进时,可以暂停中药,待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后再配合中医药进行调治。

误区三:把中药当成“救命稻草”

现在市面上大肆宣传一些中药产品,许多患者偏听偏信,过分受广告诱导和误导,结果往往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些产品实质上只是一些保健品成分,在正规的肿瘤治疗中是基本不会采用这些产品的。而且一些保健品吹得很厉害,比如说硒在一定情况下本来可以预防癌症,但一些硒类保健品却宣称说能治癌,这显然是夸大其词,而且,硒补过量了,还会中毒。

中医讲“扶正固本”,患者会认为多吃补药好,吃得越珍贵,效果就会越好。殊不知,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中药治疗讲究性味和“辨证论治”,根据每个人病情和体质的不同进行配伍。一味用名贵药物进补,可能会让肿瘤患者病情加重。有的患者把中医治疗肿瘤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其实不然,在治疗过程中,中药最好是提早介入,全程参与。科学合理地辅以中药,可明显降低放化疗反应,促进手术恢复,减少复发转移,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中医治疗肿瘤坚持“人瘤共存、扶正固本”,患者不要走入中医治疗肿瘤误区,要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收益!

总之,患者在应用中药时,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药,由于疾病和药物的复杂性,治疗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盲目崇拜中药治疗的高疗效而耽误病情,同时也不要排斥中药,错失中医药辅助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更不要迷信所谓中药的偏方秘方。

作者简介

赵前思女,医院药师,从事中药相关工作。

来源:《中国药房》网络版年第2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jj/10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