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讲堂第53期论李诞和杨超越的共同

栓姐文化创意园

这期的文化创意园,题目有点怪。

李诞和杨超越两个完全没有相似度可言的人,为什么硬生生让他们攀扯关系?

好吧,我承认,本文最初的选材只有李诞,一个凭借脱口秀和女朋友喜提大票粉丝的“丑萌”段子手,想和同学们聊聊“才华”的重要性。

但最新一期《吐槽大会》,杨超越竟然继王力宏之后成为了主咖,让我突然有了个脑洞——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李诞火了、杨超越也火了,其背后必定能挖出点什么共同原因,就算这注定是场尬聊,也至少可以蹭上个热点嘛~

最初知道李诞,是在《今晚80后》主持人王自健的口中,那个经常被王自健拿来调侃的“唯二的朋友”。直到《吐槽大会》的出现,大众才得见真人,恍然大悟为什么在卫视播出的节目中,他一直只活在别人口中,也理解了为什么他能赢得王思聪的投资和“黑尾酱”的青睐。

李诞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靠的不是莫大的“勇气”,而是过人的“才气”呀!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个丑萌丑萌的段子手凭借犀利的吐槽成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能将平淡生活描绘成万花筒,正对了压力山大的社会人们的胃口。

吐槽成为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现实太骨感,生活需要幽默感。

幽默感是个好东西,当人们被庸俗的生活琐事困扰时,一句调侃谈笑可以瞬间化解紧张,也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社会经济越发展、生活节奏越紧张,人们对幽默感的需求也就也大。就连印象中一直非常正经的央视如今也经常会“皮一下、很开心”。

一本正经讲段子的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在一票西装领带的央视主播中显得格外讨喜;洪荒少女傅园慧成为了国家队运动员中的一股“泥石流”;还有在任何场合放哭自我、唱也不会、跳也不会的杨超越成为了锦鲤的代名词。

这些自带幽默感的人让人莫名欢喜,就像“老干妈”能化各种粗茶淡饭化为神奇。

生活需要幽默感,太较真缺少人情味。

大学寝室的矛盾,常常是因为有一两个较真的室友。

但就算你是个极富幽默感的人,正因为世界上有的人不能欣赏幽默,你在表现和吐槽幽默时便更加要注意对象和语气。

最近广东省教育厅最新出台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将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归为校园欺凌,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的网友认为教育厅大题小做、太过于玻璃心,“龅牙”、“矮冬瓜”之类的绰号是因为朋友间关系铁才取来调侃加深感情的,如果连这也要限制,未免管得太宽。

老铁,你怎么看?

我认为对于大部人来说,绰号确实不会成为具有杀伤力的武器,但我们不排除有部分内心敏感又自卑的孩子会因此受到伤害,该条规定至少给这部分孩子提供了一个保护伞,选择性使用便可。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自黑是种能力,微笑才够大气。

一针见血的吐槽令人捧腹大笑、大快人心,但对于被吐槽者来说,需要有足够的胸怀和幽默去化解吐槽对自己的冲击。高明的吐槽者,一定也天生带着自黑体质,本着万物皆有槽点的心态,在吐槽别人的同时能够打趣自己,接受别人的吐槽,如此才能够使“被吐者”感受到公平与“尊重”,正所谓互相伤害、好得也快。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输得起的气魄,丢得起脸的孩子最好运,看看杨超越你就信了。

本周正值期中考试,给同学们送个祝福——

这个世界上宽广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

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你看到成绩时的胸怀~

愿同学们生活都有“幽默感”,收获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胸怀”!

供稿姚镭栓

编辑张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adw.com/lwfz/8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